【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反渗透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全芳环结构的新型聚酰胺反渗透膜,以及该反渗透膜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属于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薄膜复合膜(Thin
‑
film composite,TFC)是目前反渗透膜最常见的膜结构形式,通常以界面聚合反应得到。所谓界面聚合,就是把两个单体溶解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当溶液混合时两个单体在界面处发生缩合聚合反应,中间层随着反应进行逐渐致密化,得到自限性的薄膜。以聚酰胺反渗透膜为例,先用多元胺单体的水溶液浸润超滤膜,再加入多元酰氯的正己烷溶液,在超滤膜表面快速反应生成超薄膜。聚酰胺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膜的性能,而这些性质主要由高分子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决定,选择具有特殊官能团的单体可以制备应对特殊条件的薄膜,但是由于传统界面聚合方式的限制,以往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溶于水的胺单体,而具有应用潜力却不溶于水的胺单体的研究难以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耐有机溶剂的多孔超滤膜;提供包含全芳环结构多元胺单体、水/强极性有机溶剂的多元胺溶液和包含多元酰氯单体的有机相溶液;以所述多孔超滤膜表面作为包含全芳环结构多元胺单体、水/强极性有机溶剂的多元胺溶液与包含多元酰氯单体的有机相溶液的界面,使其中的全芳环结构多元胺单体与多元酰氯单体在所述界面处进行界面聚合反应,从而在所述多孔超滤膜表面形成聚酰胺分离层,获得新型聚酰胺反渗透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全芳环结构多元胺单体溶解于水/强极性有机溶剂混合溶剂中,制得所述多元胺溶液;优选的,所述多元胺溶液中全芳环结构多元胺单体的浓度为0.5~5g/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芳环结构多元胺单体包括4,4
′
,4
″‑
三(4
‑
氨基苯基)胺、1,3,5
‑
三(4
‑
氨基苯基)苯、4,4
′
,4
″‑
(1,3,5
‑
三嗪
‑
2,4,6
‑
三基)三苯胺和4,4
′
,4
″
,4
″′‑
四(4
‑
氨基苯基)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强极性有机溶剂包括N,N
‑
二甲基甲酰胺、N,N
‑
二甲基乙酰胺、甲醇、二甲亚砜、N
‑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强极性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5∶5~9∶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溶液中还包括碱性催化剂;优选的,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4
‑
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多元胺溶液中碱性催化剂的浓度为0.03~0.1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多元酰氯单体溶解于弱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得所述包含多元酰氯单体的有机相溶液;优选的,所述包含多元酰氯单体的有机相溶液中多元酰氯单体的浓度为1~10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