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673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通过构建主控装置、预警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自动检修装置以及应急救援装置的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完成预警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自动检修装置与主控装置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雷达检测电路及语音预警模块、可视化预警模块以及阻拦门模块,形成不同颜色灯光预警装置,结构组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系统,简化站台人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旅客人身安全。保障旅客人身安全。保障旅客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站台安全警示
,具体涉及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站台的安全警示系统主要依靠地面标志标线与站台值班人员相配合的传统解决方案。
[0003]其中地面警示标线作为一种视觉提示模式,警示标志标线单一,往往只设置有一条白色警戒线,尤其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标线识认性变差,乘客反应时间变长,往往被乘客忽视,不能有效的传递安全警示信息。同时站台内通常安排值班人员在现场进行乘客组织,观察乘客是否越线,对越线乘客进行口头提醒以及人为干预手段来完成,但由于乘客人数众多加上出行时期的不均衡性,给维持站台正常的秩序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且由于部分站台距离较长,导致值班人员很难及时发现并提醒越线乘客,乘客也很难及时接收到值班人员发出的越线警告,使得乘客在站台上下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风险。
[0004]此外,目前地铁站台安全警示系统还缺乏声音提示信息,站台值班人员自身的声音提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差异性较大,对远距离和特殊人群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因此亟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包括:主控装置、预警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自动检修装置以及应急救援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采集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所需的数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所述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分别与所述预警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应急救援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传输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分别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反馈给所述预警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以及所述应急救援装置;所述预警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级预警;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采集乘客人脸信息,并将采集的人脸数据传输到所述主控装置进行数据处理,同时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展示;所述应急救援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建立应急救援通信;所述自动检修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测各装置间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所述主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雷达检测模块以及站调数据采集模块;所述雷达检测装置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乘客与站台闸机间的距离,并将监测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反馈给所述主控装置;所述站调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实时监测车辆进出站信息,并将监测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反馈给所述主控装置进行数据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检测装置包括雷达检测电路;所述雷达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1、接地电容C2、电容C3、接地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接地电容C8、接地电容C9、电容C10、光敏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以及电阻R17;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3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电容C2、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电容C4、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8、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以及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所述接地电容C9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R15、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尤永博张旭东张智房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尔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