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62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涉及伺服驱动器领域,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的内部设置有承载壳,所述承载壳的上侧安装有内盖板,所述承载壳上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承载壳的下表面与主体壳的内部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承载壳与主体壳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主体壳的上侧设置有封盖机构,所述主体壳的下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四组限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承载壳与驱动器内壁发生剧烈碰撞而造成内部器件受损,具有便捷的缓冲减震功能,安全性较高,且具有便捷的拆卸功能,方便对缓冲机构和以及承载壳内的器件进行检修,以提高驱动器的使用寿命。以提高驱动器的使用寿命。以提高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0002]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和“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传统的伺服驱动器结构较为复杂,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便于对伺服驱动器进行保护。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1593401.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用防震保护装置,通过缓冲组件实现对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防震功能,同时通过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杆实现防震功能,多重防震,提高了伺服驱动器的稳定性,然而内部器件易与驱动器内壁发生剧烈碰撞而受损,不具备便捷的缓冲减震功能,安全性较低,且不具备便捷的拆卸功能,不便对缓冲机构和以及承载壳内的器件进行检修,降低了驱动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包括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1)的内部设置有承载壳(2),所述承载壳(2)的上侧安装有内盖板(7),所述承载壳(2)上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3),所述承载壳(2)的下表面与主体壳(1)的内部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机构(6),所述承载壳(2)与主体壳(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主体壳(1)的上侧设置有封盖机构(5),所述主体壳(1)的下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吸盘(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3)包括四组限位杆(301),所述承载壳(2)的上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开设有滑孔(302),四组所述限位杆(301)的外侧面靠近两端均套设有一号弹簧(303),所述承载壳(2)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滑块(304),四组所述滑块(304)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305),所述主体壳(1)的四内侧壁中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滑轨(3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限位杆(301)分别固定安装在主体壳(1)的内部底面靠近边角位置,且四组限位杆(301)分别通过滑孔(302)与承载壳(2)滑动连接,八组所述一号弹簧(303)分别位于承载壳(2)的两侧,所述滑块(304)与两组二号弹簧(305)均位于固定滑轨(306)的内部,且四组滑块(304)分别与四组固定滑轨(306)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微型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6)包括固定块(601),所述固定块(601)的四周分别安装有两组一号连接板(602)和两组二号连接板(604),且两组一号连接板(602)与两组二号连接板(604)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组一号滑板(603)和两组二号滑板(606),两组所述一号连接板(602)与两组二号连接板(604)的两端均连接有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先勇毛金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联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