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胶粘剂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油汽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它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产生噪音污染、排放对人体有毒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0003]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汽车保有量更是达到了2.81亿辆;2020年9月22日中国以大国形象,展现责任担当,于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汽车行业唯有加快由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化速度;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2015年的1.4%提升至2020年的5.4%。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新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分组成,A组分与B组分的体积比为1:1;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苯环的多元醇15
‑
30份、生物基多元醇15
‑
30份、扩链剂1
‑
5份、导热填料10
‑
20份、阻燃剂15
‑
30份、除水剂2
‑
10份、触变剂1
‑
3份、防老助剂1
‑
2份;B组分,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45
‑
65份、阻燃剂15
‑
30份、触变剂1
‑
3份、防老助剂0.5
‑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多元醇为蓖麻油、棕榈油、大豆油、松香酯多元醇、腰果仁油多元醇、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为含苯环的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的异氰酸酯预聚物,所述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添加摩尔比为1:(2~3),所述异氰酸酯为MDI、液化MDI、IPDI、HDI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1,3
‑
丙二醇、1,4
‑
丁二醇、1,5
‑
戊二醇、1,6
‑
己二醇、新戊二醇、1,4
‑
环己烷二甲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氯化钙、硫酸铝、Additive OF、Additive TI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磷酸酯、氮磷无卤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TCP、CDP、TPP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触变剂为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助剂为2,6
‑
二叔丁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波,杨灼敏,陈洪野,李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