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大量程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三维重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大量程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三维重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三维重建技术在交通事故、临床医疗、动画制作、特征提取、AR视觉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相比于二维图像,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以及特征。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是一种把虚拟物体与现实世界叠加融合的技术,依托增强现实,用户可以将本身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图像、文字、数据等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加强了信息的表达。然而目前的三维重建装置笨重,无法提取到高度较高物体的全部特征,从而无法对物体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变大量程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以解决现有三维重建装置笨重,无法提取到高度较高物体的全部特征,无法对物体进行完整分析,无法对场景进行实时重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大量程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增强现实扫描机构、轨道机构、伸缩机构、固定机构、提升机构和放缩机构,增强现实扫描机构包括扫描相机(12),所述轨道机构包括上悬臂(26)、第四定滑轮(27)、导轨线(15)、自动收放导轨线装置(14)、第二定滑轮(6)、第三定滑轮(7)、电机(13)和提升线(25),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电动推杆(8),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动平台(9)和上卡箍(24),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下卡箍(17)、运动链(19)和供电装置(20),所述导轨线(15)的一端固定在自动收放导轨线装置(14)中,另一端绕过第三定滑轮(7),固定在上悬臂(26)的下表面,所述自动收放导轨线装置(14)位于电动推杆(8)的下方,所述扫描相机(12)滑动穿接在导轨线(15)上,所述上悬臂(26)上设置有第四定滑轮(27),所述电机(13)位于自动收放导轨线装置(14)的下方,所述提升线(25)一端缠绕在电机(13)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6)和第四定滑轮(27)与扫描相机(12)相连,所述电动推杆(8)穿过动平台(9),所述电动推杆(8)上端与上悬臂(26)相连,下端与自动收放导轨线装置(14)相连,所述动平台(9)沿周向连接有多个上卡箍(24),所述运动链(19)上端与上卡箍(24)相连,下端与下卡箍(17)相连,所述供电装置(20)与运动链(19)相连,为整个设备供电,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放缩机构与电动推杆(8)相连,所述扫描相机(12)由0伸展率的柔性电缆所做的提升线(25)牵引,沿导轨线(15)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大量程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扫描机构还包括天线装置和触摸屏计算机(23),所述扫描相机(12)通过天线装置与触摸屏计算机(23)相连,所述的扫描相机(12)的垂直测量范围伸缩可变,通过触摸屏计算机(23)发出命令改变伸缩机构中电动推杆(8)的长度,进而改变导轨线(15)的长度,同时通过触摸屏计算机(23)发出命令改变提升机构中运动链(19)的长度,最终控制扫描相机(12)的垂直测量范围的伸缩变化,所述的触摸屏计算机(23)发出命令,可使扫描相机(12)的摄像头在水平面内进行圆周方向转动,进行水平方向的扫描,所述天线装置包括WiFi天线(21)和Zigbee天线(22),所述WiFi天线(21)和Zigbee天线(22)设置在扫描相机(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大量程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三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贺,靳金田,姬小飞,周家强,赵卓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