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12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机主用户是否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智能终端在确定机主用户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智能终端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大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冠肺炎等传染病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并已超过中国历史上所有大规模传染病。随着病毒变种增多,有些变种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因此会造成较长时期的社区传播。病毒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场持久战,现有研究表明病毒潜伏期可长达24天。现在我国的防疫控制主要分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个机制。入境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落地后在酒店隔离14天。这种防控模式可将大部分潜在患者筛查出来。对于个别漏网之鱼,国内各大城市也有行之有效的精准防疫模式。一旦出现核酸阳性病例,通过专业流行病调查人员确认过去14天的行程轨迹,再将确诊患者经过的区域停止营业,启动多轮次的核酸检测,找到感染者。
[0003]现有精准防疫的核心是流行病调查,但是现有流调方式存在三个问题:
[0004](1)流调难度大,时空粒度大:同乘航班和火车已有软件可查询,市内交通较难定位与分析。现有行程码以城市为单位,粒度过大。现有基于手机位置的行程卡轨迹过于粗略,如要求运营商持续采集手机信息则对运营商数据中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进出商场和小区的扫码信息只有进入时间,缺乏时间范围信息。
[0005](2)个人提供轨迹数据的质量差:一般人难以准确回忆过去14天所有的行程轨迹,包括工作、吃饭、交通、购物、娱乐等位置和准确时间,会造成漏报。有人处于各种目的会有意识的进行瞒报。例如,有人存在侥幸心理,怕影响正常生活,个人缺乏主动上报并隔离的动力。不准确的流调信息造成涉及人员范围扩大。例如,某人在菜市场的某个摊位买了菜,现在会将整个菜市场定为密接人群。
[0006](3)个人难以判断个体是否有时空交集:目前确诊患者的公开信息量少,时空范围大。个人记忆模糊,也难以判断是否有时空交集。
[0007]现有红黄绿码分别表示密接、次密接及安全人群,但是在出现社区传播后,需要通过封闭小区、封城等粗放的措施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这些措施管理方式粗放,对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对涉疫人群的分类缺乏数据支撑,通常以封闭小区和商业区为主,对隐蔽的社区传播分析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9]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包括:
[0010]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
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0011]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0012]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0013]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系统,包括:
[0015]智能终端,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0016]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0017]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0018]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和系统,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并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针对其它用户,用户自己选择向大数据平台上传其时空轨迹信息。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流调的效率,而且也避免因个人记忆力差异导致提供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真实信息有出入的问题,即提高流调
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W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大数据平台采用感染概率模型计算每一个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对应的感染概率,并将所述感染概率发送至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其中,所述感染概率模型用于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和/或传播距离计算所述感染概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包括:若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进行第一隔离提醒以使工作人员对对应的机主用户实施到指定地点隔离的措施,对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的传染病检测报告进行监测,若在预设天数内的各次传染病检测报告均为阴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健康人群,通知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包括:若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小于预设值,则进行第二隔离提醒以使工作人员对对应的机主用户实施居家隔离的措施,对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的传染病检测报告进行监测,若在预设天数内的每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均为阴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健康人群,通知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还包括:若在预设天数内的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王良肖淞于锦波黎梦钰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