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09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模块、线缆模块、连接模块和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包括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所述导管模块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内设有导管内芯线;所述线缆模块包括线缆;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直通接头和插头;电极头设置于所述导管远端,两个电极头与线缆单独焊接并用热缩套管绝缘,所述导管近端通过所述直通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线缆继而连接所述插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极头端两个型号,单位时间内消融长度更长,治疗速度更快,无需另外增加电极板,操作更方便,安全性更高;两电极头中间PTFE衬套耐高温、可测温,并且绝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静脉曲张、呼吸道肿瘤等人体腔道内病变组织的消融治疗。道肿瘤等人体腔道内病变组织的消融治疗。道肿瘤等人体腔道内病变组织的消融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消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创消融是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通过各种消融电极实现热消融因其效果确切,已成为消融类治疗手段的主流。
[0003]呼吸道,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鼻、咽、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器官,合称为下呼吸道血管类肿瘤,呼吸道肿瘤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并造成阻塞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临床常见腿部静脉曲张。
[0004]近年来,随着现代先进设备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呼吸道肿瘤以及静脉曲张进行消融治疗有着明显的优点,但是目前而言,消融治疗的手段也比较单一和有限,而且现有射频消融导管通常一根导管只有一种电极头型号,使用起来成本高、单位时间内消融范围有限,且柔韧性差、润滑性差,手术中会出现粘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模块、线缆模块、连接模块和电极头1;所述电极头1包括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使得单位时间内消融长度更长,治疗速度更快,且手术过程中无需另外增加电极板,操作更方便,安全性更高;所述导管模块包括导管2,所述导管2内设有导管内芯线5;所述线缆模块线缆7;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直通接头6和插头8;所述第一电极头11与第二电极头12之间设有PTFE衬套,二者相互绝缘,电极头设置于所述导管2远端,两个电极头与线缆单独焊接并用热缩套管绝缘,所述导管2近端通过所述直通接头6连接所述线缆7继而连接所述插头8。
[0008]所述第一电极头11内部与第一不锈钢丝15焊接,外部近端与衬套3的一端连接,所述衬套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头12,所述第二电极头12内部焊接第二不锈钢丝16,所述第二电极头12的位置内部设有中性线17。
[0009]所述衬套3长度包括2mm或10mm;所述衬套3的一端设有凹形口,另一端设有凸形口;所述衬套3内部设有PI管14,所述中性线17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丝16穿入所述PI管14,中性线17具有测温功能;所述衬套3整体为黄色不透明PTFE,耐高温、绝缘,表面光滑、无刮痕破损,表面及内部进行超声清洁清洗,确保无碎屑、无污渍。
[0010]所述导管2包括外导管21,为PEEK外套管,润滑性更高,刚性更好,所述导管2和所述外导管21包括多种长度的,具体包括长度为900mm或1800mm;所述外导管21外表面设有黑
色环印刻度,所述导管2内部设有导管内芯线5,材质为不锈钢丝结合铜丝;所述外导管21套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头12尾端。
[0011]所述直通接头6包括鲁尔接头61、接线端子一62、接线端子二63、内热缩套管64、软管一65、软管二66;所述鲁尔接头61连接外导管21,内部线缆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一62和所述接线端子二63,所述接线端子一62和所述接线端子二63外设有所述内热缩套管64,所述接线端子二63四周设有所述软管一65和所述软管二66,所述直通接头6外整体套有外热缩套管67;所述直通接头6内部贯通线缆。
[0012]所述电极头1材质选用SUS316L不锈钢,表面光滑、无锈斑、无刮痕、无破损,表面经电解抛光及钝化处理,头端做防粘连涂层处理,可以防止手术过程中的粘连问题;表面及内部进行超声清洁清洗,确保无碎屑、无污渍。
[0013]所述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的安装方法如下:
[0014]将第一不锈钢丝15插入第一电极头11内孔并焊接牢固,将第二不锈钢丝16与第二电极头12端面焊接牢固;与所述不锈钢丝焊接后,所述电极头1表面无焊斑、烧焦、氧化、变色、刮痕或损伤的情况;使用衬套13将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所述第二电极头12套住并用胶水粘牢,防止脱落;使用所述直通接头6连接所述线缆7,继而连接所述插头8。
[0015]所述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可应用于静脉曲张、呼吸道肿瘤等人体腔道内病变组织的消融治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的电极头端两个型号,单位时间内消融长度更长,治疗速度更快,且双极设置使得手术过程中无需另外增加电极片,操作更方便,安全性更高;本专利技术设有防粘连涂层,可以防止手术过程中的黏连问题;PEEK外套管使导管润滑性更好,更便于进入腔道;两电极头中间PTFE衬套耐高温、可测温,并且绝缘;本专利技术导管设有两种型号,方便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且导管外部设有刻度方便标记。本专利技术可用于静脉曲张治疗、呼吸道肿瘤治疗以及支气管哮喘治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的电极头连接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的直通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一电极头焊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的插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的黑色环印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电极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电极头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电极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电极头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衬套切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整体框架示意图;
[0031]图中:M、黑色环印;N、焊接区域;1、电极头;11、第一电极头;12、第二电极头;14、PI管;15、第一不锈钢丝;16、第二不锈钢丝;17、中性线;2、导管;21、外导管;3、衬套;5、导管内芯线;6、直通接头;61、鲁尔接头;62、接线端子一;63、接线端子二;64、内热缩套管;65、软管一;66、软管二;67、外热缩套管;7、线缆;8、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模块、线缆模块、连接模块和电极头1,如图13所示;所述电极头1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模块、线缆模块、连接模块和电极头(1);所述电极头(1)包括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所述导管模块包括导管(2),所述导管(2)内设有导管内芯线(5);所述线缆模块包括线缆(7);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直通接头(6)和插头(8);所述第一电极头(11)与第二电极头(12)之间设有PTFE衬套,二者相互绝缘,电极头设置于所述导管(2)远端,两个电极头与线缆单独焊接并用热缩套管绝缘,所述导管(2)近端通过所述直通接头(6)连接所述线缆(7)继而连接所述插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头(11)内部与第一不锈钢丝(15)焊接,外部近端与衬套(3)的一端连接,所述衬套(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头(12),所述第二电极头(12)内部焊接第二不锈钢丝(16),所述第二电极头(12)的位置内部设有中性线(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长度包括2mm或10mm;所述衬套(3)的一端设有凹形口,另一端设有凸形口;所述衬套(3)内部设有PI管(14),所述中性线(17)和所述第二不锈钢丝(16)穿入所述PI管(14);所述衬套(3)整体为黄色不透明PTFE,表面光滑、无刮痕破损,表面及内部进行超声清洁清洗,确保无碎屑、无污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直通射频消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包括外导管(21),为PEEK外套管,所述导管(2)和所述外导管(21)包括多种长度的,具体包括长度为900mm或1800mm;所述外导管(21)外表面设有黑色环印刻度,所述导管(2)内部设有所述导管内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明程先本孔令岩付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隽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