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探测器的芯片结构
,涉及一种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及制作方法,该芯片结构为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属于0.9μm—1.7μm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单光子探测器是能够探测单个光子的器件,现在有很多不同探测器:光电倍增管PMT、微通道板MCP、超导边界转换传感器TES、超导纳米线SNSPD、光电雪崩二极管APD等,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的材料可探测单光子,分别是真空玻璃倍增器件、半导体、超导体。在各种单光子探测器中,基于半导体APD的单光子探测器即盖革模式探测器由于体积小、紧凑性、低偏置、不受磁场影响、易于集成、低功耗、髙可靠性等特征,成为了理想的单光子探测手段。
[0003]单光子探测器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例如量子通信与计算、生物化学应用、空间激光通信、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天文观测等。利用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器良好的时间分辨率,即通过测量反射的光子飞行时间ToF(Time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铟镓砷外延晶片和支撑片(13),铟镓砷外延晶片上有32
×
32个光敏探测区(7),32
×
32个光敏探测区(7)的p电极(9)与支撑片(13)上的支撑片背面电极(11)金金永久键合,在体材料上被完全刻断的每个光敏探测区(7)四周被光敏探测区钝化膜(6)覆盖;光敏探测区(7)的n电极(5)通过铟柱(3)与读出电路pad(2)互连,实现信号在读出电路(1)的处理;光敏探测区(7)的p电极(9)通过支撑片通孔内电极(14)实现支撑片背面电极(11)与具有微透镜(18)阵列的支撑片正面电极(17)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光敏探测区(7)之间的间距为60μm,独立的光敏探测区(7)直径为25μm,深为25μ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镓砷外延晶片包括:磷化铟衬底和依次形成在其上的磷化铟过渡层、铟镓砷光吸收层、铟镓砷磷能带过渡层、磷化铟电荷层和顶层磷化铟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铟衬底为n型掺杂浓度为3—8
×
10
18
/cm3的100晶向磷化铟衬底。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铟过渡层为厚度1μm、n型掺杂浓度为3
×
10
16
/cm3的磷化铟过渡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镓砷光吸收层为厚度2.5μm、n型杂质浓度为1—2
×
10
15
/cm3的In
0.53
Ga
0.47
As光吸收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镓砷磷能带过渡层为厚度为0.15μm、n型掺杂浓度为3
×
10
16
/cm3的In
0.76
Ga
0.24
As
0.51
P
0.49
能带过渡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铟电荷层为厚度为0.2μm、n型掺杂浓度为1.25
×
10
17
/cm3的磷化铟电荷层;顶层磷化铟层为厚度3.5μm、n型杂质浓度为7
×
10
14
/cm3的顶层磷化铟层。9.一种无串扰铟镓砷盖革模式焦平面探测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制备铟镓砷外延晶片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文治,刘源,谢和平,齐瑞峰,陈庆敏,田红军,代千,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