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器件组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光电器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光电器件,例如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其轻柔、半透明、可廉价大面积印刷制备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基于刚性、柔性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8%、14%,基本达到商业化要求。但要真正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需要实现其大面积组件制备,同时保证更少地牺牲其光电转换效率。
[0003]以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为例,由于透明基底电极(如ITO、银纳米线等)导电性较差,因此当增大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面积时,势必会增大电池的面电阻,而各种串并联结构设计不仅会增加器件串联电阻,还会减小电池组件有效面积,最终导致大组件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大幅衰减。目前报道的刚性有机太阳能组件(200cm2)效率最高为11.7%,而柔性大面积组件电池效率更低。
[0004]另一方面,目前柔性光电器件大面积组件主要是通过卷对卷印刷大面积电池结合基底电极电路设计串并联结构实现,其缺点包括:一、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光电器件单元,其中一个光电器件单元包括沿设定方向依次设置的底电极(100)、功能层(300)和顶电极(500),所述底电极(100)包括设置于透光绝缘基底(11)的第一面(111)的第一电极(12
’
),所述透光绝缘基底(11)内形成有导电通道(15),所述导电通道包括沿厚度方向贯穿透光绝缘基底的通孔(113)以及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导电体,所述第一电极(12
’
)通过导电通道(15)与结合于所述透光绝缘基底(11)的第二面(112)的另一个光电器件单元的顶电极或底电极电连接,从而使该两个光电器件单元串联或并联,所述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相背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绝缘基底(11)的第一面(111)还设置有第四电极(18),所述第四电极(18)与第一电极(12
’
)电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18)的至少局部区域覆盖在第一电极(12
’
)上,或者,所述第一电极(12
’
)的至少局部区域覆盖在第四电极(18)上;和/或,所述第四电极(18)为导电线条。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绝缘基底(11)的第二面(112)还设置有第五电极(19),所述第五电极(19)与第一电极(12
’
)通过导电通道(15)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由填充入所述通孔的导电浆料或沉积入所述通孔的金属形成,所述导电浆料包括银浆或导电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2
’
)上还设置有由所述导电浆料或沉积的金属形成的第六电极(17),所述第六电极(17)与所述导电体一体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器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光电器件单元内的透光绝缘基底(11)的第二面(112)通过导电胶层(16)与另一个光电器件单元内的顶电极或底电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翎鹏,韩云飞,张浩,龚超,林剑,骆群,马昌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