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64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秸秆,畜禽粪便,海藻废弃物,厨余垃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蚯蚓饲料结合蚯蚓分解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分检归类,对这些废弃物垃圾采用不同发酵处理方式,然后与农业废弃物混合进行堆肥发酵制作成蚯蚓饲料,将堆肥发酵后的垃圾(蚯蚓饲料)铺设到土壤上制作成蚯蚓床,在蚯蚓床中添加蚯蚓种苗,通过蚯蚓分解废弃物(蚯蚓饲料)产生蚯蚓分解的过程来改良土壤;定期检测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土壤的湿度和温度,使蚯蚓保持较高活性,促进蚯蚓的新城代谢,提高土壤改良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减轻了以上几种废弃物填埋的负担以及对水土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又环保。经济又环保。经济又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大工业的发展而加速,近70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19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仅为30%,现如今全球城市化率已达到55%,而我国城市化人口比例也由1949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8%,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地不断地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如道路施工、楼房建设、矿山开采、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导致土壤数量减少、土壤结构变化、土壤质量差等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0003]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也逐年增加,经统计200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1147.3万吨,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集中填埋,由于未进行垃圾分类,有害垃圾和难降解垃圾混在一起,随着不断地填埋,不容易降解的垃圾越堆越多,不仅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空气,且其中的有害垃圾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另外这种垃圾处理方式也不利于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改良方法,旨在利用城市垃圾与蚯蚓来改良土壤,该改良方法既可以减轻垃圾填埋的负担,节省土地资源,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又环保。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垃圾改良土壤装置,包括:
[0006]垃圾分类装置、堆肥处理装置、土壤改良装置,所述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分检转盘和传送带,该分检转盘的出口按垃圾类别分为可回收垃圾出口、有害垃圾出口、厨余垃圾出口和其它垃圾出口,所述传送带连通分检转盘的各垃圾出口;所述分检转盘的厨余垃圾出口、堆肥处理装置和土壤改良装置依次通过传送带构建的传送通道连通;所述堆肥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装置和堆肥发酵装置;所述土壤改良装置设置在待改良的土壤上,所述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蚯蚓饲养土沟、挡光棚和喷淋管,所述挡光棚盖设于蚯蚓饲养土沟的顶部,所述喷淋管连接固定于挡光棚朝向蚯蚓饲养土沟的一侧;所述喷淋管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与喷淋管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喷淋支管的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蚯蚓饲养土沟中设置有湿度检测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垃圾分检归类:通过分检转盘将待处理垃圾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检归类,其中其他垃圾为城市垃圾去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后剩下的垃圾;
[0009](2)可回收垃圾处理:直接进行回收利用;
[0010](3)其他垃圾处理:卫生填埋或者焚烧;
[0011](4)有害垃圾处理:单独回收或者焚烧;
[0012](5)厨余垃圾处理:将收集的厨余垃圾经传送通道运送到堆肥处理装置中的破碎装置先进行粉碎处理,然后经传送通道运送至堆肥处理装置中的堆肥发酵装置,与农业废弃物按重量比1:5~15混合均匀,加入微生物发酵剂,搅拌均匀后进行发酵,得到垃圾堆肥产品;其中,所述农业废弃物由畜禽粪便和秸秆组成,所述畜禽粪便为牛粪、猪粪、鸡粪、鸭粪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秸秆选自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米糠、木屑的一种或几种,秸秆的粒径<3cm;
[0013](6)将步骤(5)产生的垃圾堆肥产品经传送通道运送至土壤改良装置中,添加到待改良的土壤表面,翻耕至土层深30cm,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形成蚯蚓饲养土沟,将蚯蚓投放到饲养土沟中,投放密度为400

500公斤/亩;
[0014](7)定期获取湿度检测装置的湿度采集值,根据获取的湿度采集值调整水泵向喷淋管供水的时间,保持蚯蚓饲养土沟中土壤的湿度;
[0015](8)10天为一周期,添加垃圾堆肥产品,10天为一个周期检测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的酸碱度。
[0016]可选地,所述土壤改良装置还包括蚯蚓投放管,蚯蚓投放管的管壁设置供蚯蚓穿过的通孔;
[0017]所述将蚯蚓添加到饲养土沟中的步骤包括:在饲养土沟中多处打孔洞,将蚯蚓投放管插入孔洞中,并通过孔洞与蚯蚓投放管将蚯蚓添加到各层土壤中。
[0018]可选地,所述蚯蚓投放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外壁上,所述外管和内管插入蚯蚓饲养土沟中的一端设置封口,所述外管和内管在长度方向延展面上依次开设多个供蚯蚓爬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管的直径小于外管的直径,外管和内管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或相互封堵。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均为2~3cm。
[0020]可选地,定期通过湿度检测装置监测蚯蚓饲养土沟中土壤的湿度,根据获取的湿度采集值调整水泵向喷淋管供水的时间,控制蚯蚓饲养土沟中土壤的湿度保持在20%~50%。
[0021]可选地,在所述蚯蚓饲养土沟中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定期通过温度检测装置监测蚯蚓饲养土沟中的温度,通过通风换气和加温方法使蚯蚓饲养土沟中土壤的温度保持为20℃~27℃。
[0022]可选地,当厨余垃圾的含油量<5%,含盐量<0.6%,厨余垃圾与农业废弃物的重量比为1:5

10。
[0023]可选地,当厨余垃圾的含油量>5%且<10%,含盐量>0.6%且<1.2%,厨余垃圾与农业废弃物的重量比为1:10

15。
[0024]可选地,定期检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的酸碱度值,根据待改良土壤上预种植农作物的类别,判断土壤改良是否完成。
[0025]可选地,当预种植植物为马铃薯时,当检测出土壤中的酸碱度值为5.5

6.5,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在8%以上时,即判定土壤改良完成;
[0026]当预种植植物为苹果时,当检测出土壤中的酸碱度值为7.0

7.5,土壤中有机质的
含量在2%以上时,即判定土壤改良完成;
[0027]当预种植植物为葡萄时,当检测出土壤中的酸碱度值为6.0

7.5,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在6%以上时,即判定土壤改良完成。
[002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针对不同类别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节省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可以减少填埋的负担,节省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厨余垃圾,将其进行粉碎后与一定比例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均匀后进行堆肥发酵,发酵完成后再添加到待改良的土壤中,在待改良土壤中投放一定密度的蚯蚓,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透气性,同时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可以分解添加进土壤中的垃圾堆肥产品,排出蚯蚓粪便,蚯蚓粪无毒、无臭、干净卫生,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多种氨基酸,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应用于垃圾改良土壤装置中,所述垃圾改良土壤装置包括垃圾分类装置、堆肥处理装置、土壤改良装置,所述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分检转盘和传送带,该分检转盘的出口按垃圾类别分为可回收垃圾出口、有害垃圾出口、厨余垃圾出口和其它垃圾出口,所述传送带连通分检转盘的各垃圾出口;所述分检转盘的厨余垃圾出口、堆肥处理装置和土壤改良装置依次通过传送带构建的传送通道连通,所述堆肥处理装置包括破碎装置和堆肥发酵装置;所述土壤改良装置设置在待改良的土壤上,所述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蚯蚓饲养土沟、挡光棚和喷淋管,所述挡光棚盖设于蚯蚓饲养土沟的顶部,所述喷淋管连接固定于挡光棚朝向蚯蚓饲养土沟的一侧;所述喷淋管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与喷淋管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喷淋支管的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蚯蚓饲养土沟中设置有湿度检测装置;所述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垃圾分检归类:通过分检转盘将待处理垃圾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检归类,其中其他垃圾为城市垃圾去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后剩下的垃圾;(2)可回收垃圾处理:直接进行回收利用;(3)其他垃圾处理:卫生填埋或者焚烧;(4)有害垃圾处理:单独回收或者焚烧;(5)厨余垃圾处理:将收集的厨余垃圾经传送通道运送到堆肥处理装置中的破碎装置先进行粉碎处理,然后经传送通道运送至堆肥处理装置中的堆肥发酵装置,与农业废弃物按重量比1:5~15混合均匀,加入微生物发酵剂,搅拌均匀后进行发酵,得到垃圾堆肥产品;其中,所述农业废弃物由畜禽粪便和秸秆组成,所述畜禽粪便为牛粪、猪粪、鸡粪、鸭粪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秸秆选自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米糠、木屑的一种或几种,秸秆的粒径<3cm;(6)将步骤(5)产生的垃圾堆肥产品经传送通道运送至土壤改良装置中,添加到待改良的土壤表面,翻耕至土层深30cm,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形成蚯蚓饲养土沟,将蚯蚓投放到饲养土沟中,投放密度为400

500公斤/亩;(7)定期获取湿度检测装置的湿度采集值,根据获取的湿度采集值调整水泵向喷淋管供水的时间,保持蚯蚓饲养土沟中土壤的湿度;(8)10天为一周期,添加垃圾堆肥产品,10天为一个周期检测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的酸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装置还包括蚯蚓投放管,蚯蚓投放管的管壁设置供蚯蚓穿过的通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树波姜玛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蚓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