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和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49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00
提供作为包装用膜所必需的膜品质的氧气阻隔性、耐冲击性和耐弯曲疲劳性优异,并且使用来自于生物质的原料的碳中和的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和使用了该双轴拉伸聚酰胺膜的层叠体。所述双轴拉伸聚酰胺膜的特征在于,其是在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为主体的树脂层(A层)的至少单面层叠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层(B层)而成的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所述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满足下述条件(1)~(3)。(1)树脂层(A层)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的比例为70质量%以上。(2)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层(B层)至少包含99~60质量%的聚酰胺6和1~34质量%的由来自于生物质的原料聚合而成的聚酰胺。(3)A层的厚度为A层和B层的合计厚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层的合计厚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和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和使用其的层叠体,所述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包含由来自于生物质(来自于植物等生物的有机物资源)的原料聚合而成的树脂,且氧气阻隔性、耐冲击性和耐弯曲疲劳性优异,在作为食品包装等的包装材料使用时,具有防止内容物变质、保护内容物免受商品运输时的振动或冲击的效果,适于各种包装用途。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由以苯二甲胺为构成成分的聚酰胺聚合物形成的膜与由其他聚合物成分形成的膜相比,具有氧气阻隔性、耐热性优异、膜强度也强这样的特性。
[0003]另一方面,由以聚酰胺6、聚酰胺66为代表的脂肪族聚酰胺形成的未拉伸膜及拉伸膜的耐冲击性、耐弯曲疲劳性优异,作为各种包装材料被广泛使用。
[0004]在上述以往的膜中,前者的由以苯二甲胺为构成成分的聚酰胺聚合物形成的膜在用于需要耐弯曲疲劳性的包装材料的情况下,存在容易发生由进行真空包装等的加工工序、商品运输时的弯曲疲劳导致的针孔的产生的问题。如果在商品的包装材料中产生针孔,则成为由内容物的泄漏导致的污染、内容物的腐败、霉菌的产生等的原因,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0005]另一方面,后者的由脂肪族聚酰胺形成的膜的耐冲击性、耐弯曲疲劳性等膜特性优异,但存在氧气阻隔性差的问题。
[0006]此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将以苯二甲胺作为构成成分的聚酰胺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酰胺等用各自的挤出机熔融挤出,进行层叠并进行双轴拉伸的方法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0007]然而,这些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在兼具良好的商品保存性和对运输时等的冲击、弯曲的保护性的方面也不能说是令人满意的水平。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为了得到满足良好的氧气阻隔性和耐弯曲疲劳性的膜,必须大量使用以苯二甲胺作为构成成分的聚酰胺聚合物,在要求包装、流通成本的降低中不是理想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在由以苯二甲胺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酰胺形成的阻气性树脂层的至少单面层叠由脂肪族聚酰胺和耐弯曲疲劳性改良剂形成的树脂层而成的膜来满足阻气性和耐弯曲疲劳性的膜,但记载了为了满足阻气性,阻气性树脂层的比率必须为40%以上。本专利技术人等使用专利文献3的膜对严苛条件下的耐弯曲疲劳性进行了评价,但不令人满意。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在由脂肪族聚酰胺和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的树脂层的至少单面层叠有由脂肪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混合聚酰胺形成的树脂层的、兼顾防破袋性和耐弯曲疲劳性的膜,但即使使用该方法,也无法得到具有耐弯曲疲劳性的阻气性膜。另外,在当今的食品流通形态中特别重要的、防止内容物因包装材料的运输时的振动、冲击、摩擦等的变质方面,上述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也存在担忧。
[0008]针对这些课题,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聚酰胺系层叠双轴拉伸膜,其是在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为主体的树脂层(A层)的至少单面层叠以脂肪族聚酰胺树
脂为主体的树脂层(B层)而成的,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以间苯二甲胺、或包含间苯二甲胺和对苯二甲胺的混合苯二甲胺为主要的二胺成分、以碳原子数6~12的α,ω

脂肪族二羧酸成分为主要的二羧酸成分。根据该技术,可以得到适合于包装用途的聚酰胺系层叠双轴拉伸膜,就该聚酰胺系层叠双轴拉伸膜而言,作为包装用膜所需的膜品质即氧气阻隔性、耐冲击性和耐弯曲疲劳性优异,在作为各种包装材料使用时,防止内容物的变质、变色,此外,在防止由运输时的振动、冲击等导致的商品的破袋、保护内容物的品质方面也有效。
[0009]然而,近年来,随着要求构建循环型社会的呼声高涨,在材料领域中与能源同样地期望摆脱化石燃料,生物质的利用备受关注。生物质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因此通过对其进行利用,在再次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情况下,是所谓的碳中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和吸收量相同,因此能够抑制作为温室效应气体的二氧化碳的增加)的材料。近年来,以这些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质塑料的实用化急速发展,也进行了由这些生物质原料制造作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的聚酯的尝试。
[0010]例如,在专利文献6中,在聚酯膜的领域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和膜,该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是包含含有二醇单元和二羧酸单元的聚酯而成的树脂组合物,相对于树脂组合物整体,包含50~95质量%的二醇成分单元为来自于生物质的乙二醇、二羧酸成分单元为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等)的二羧酸的聚酯。
[0011]根据该技术,即使是使用来自于生物质的乙二醇来代替由以往的化石燃料得到的乙二醇所制造的聚酯,也能够得到与使用来自于以往的化石燃料的乙二醇的情况同等的机械特性。
[0012]在这样的背景中,在上文所述的聚酰胺膜中,也要求使用了来自于生物质的原料的碳中和原材料。
[0013]现有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

255054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11307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

341253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

205711号公报
[001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

119843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0971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2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2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和使用了其的层叠体,该双轴拉伸聚酰胺膜解决了上述以往的聚酰胺系层叠双轴拉伸膜所具有的问题,作为包装用膜所需的膜品质即氧气阻隔性、耐冲击性和耐弯曲疲劳性优异、在作为各种包装材料使用时防止内容物的变质、变色,此外,对于防止由运输时的振动、冲击等导致的商品的破袋、保护内容物的品质也有效,不仅适合于包装用途,而且是使用了来自于生物质的原料的碳中和的双轴拉伸聚酰胺膜。
[002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4]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构成。
[0025]〔1〕一种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为主体的树脂层(A层)的至少单面层叠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层(B层)而成的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以间苯二甲胺、或者包含间苯二甲胺和对苯二甲胺的混合苯二甲胺为主要的二胺成分,以碳原子数6~12的α,ω

脂肪族二羧酸成分为主要的二羧酸成分,所述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满足下述条件(1)~(3)。
[0026](1)上述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为主体的树脂层(A层)包含70质量%以上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
[0027](2)上述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层(B层)至少包含99~60质量%的聚酰胺6和1~34质量%的由来自于生物质的原料聚合而成的聚酰胺。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为主体的树脂层即A层的至少单面层叠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层即B层而成的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以间苯二甲胺、或者包含间苯二甲胺和对苯二甲胺的混合苯二甲胺为主要的二胺成分,以碳原子数6~12的α,ω

脂肪族二羧酸成分为主要的二羧酸成分,所述双轴拉伸聚酰胺膜满足下述条件(1)~(3),(1)所述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为主体的树脂层即A层包含70质量%以上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聚合物,(2)所述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层即B层至少包含99质量%~60质量%的聚酰胺6和1质量%~34质量%的由来自于生物质的原料聚合而成的聚酰胺,(3)A层的厚度为A层和B层的合计厚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拉伸聚酰胺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双轴拉伸聚酰胺膜中的总碳,通过放射性碳C
14
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考道远藤卓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