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一羽专利>正文

直流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2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由一内磁式马达及一控制模组所组成;该内磁式马达,将轴心穿置于异方性磁铁中,再置入非金属磁铁座中,并将非金属磁铁座外等份设置三规范槽,以供数矽钢片堆叠而成的矽钢片组插设连结,并于该矽钢片组上绕设有磁场线圈,使得矽钢片组受磁场线圈产生的作用力影响,进而形成一三相直流马达;而该控制模组,与马达串接连动,并用来驱动及控制马达的动作及方向,将使直流马达产生较大的力量供使用者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控制模组,使得内磁式马达具有高功率输出特性的一种直流马达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常用马达的构造通常可分为转子及定子两部分,该转子主要由可转动的电枢、电刷及换相器等构件所组成的转动部分,并于电枢上绕设有线圈;而定子则由磁极、中间极、机壳、末端架及托架组成;当定子与转子相结合时,即可令绕设于电枢的线圈产生一作用力,以驱动马达的转子从事正、反转转动,然而,如此的设置方式将于大电流驱动时,造成整流子及电刷于转子转动过程出现磨损以及产生火花杂讯等缺点,且该绕设于电枢上的线圈受封闭于定子内,此亦会造成线圈散热不易及绕线范围受限制等缺点,因此马达碍于上述限制,无论是业界在制造时或使用者在利用时,都有其不方便处,因此也间接影响到直流马达使用的范围,因此,如何制作出一种可改善上述缺点的马达,方是当务之急。由此可见,上述常用物品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申请人鉴于上述常用马达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将轴心及异方性磁铁置于磁铁座内,且利用外接式控制模组,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启动电流小、电枢轻、电刷磨损小、散热佳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接式电刷结构的马达,以降低整流子及电刷所产生的磨损与火花杂讯等缺点,以延长马达使用寿命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线圈绕设于矽钢片组上,使得线圈呈现外露状,以增加线圈散热速度及绕线空间范围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串级式控制架构及配合功率放大电路来驱动的马达,如此将可轻易控制马达转向及转速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马达同步串联使用,以增加马达输出功率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可达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包括一内磁式马达,是将轴心穿置于异方性磁铁中,再置入非金属磁铁座中,并将非金属磁铁座外等份设置三规范槽,以供数矽钢片堆叠而成的矽钢片组插设连结,并于该矽钢片组上绕设有磁场线圈,使得矽钢片组受增场线圈产生的作用力影响,进而形成一三相直流马达;一控制模组,是由一整流子结构及一空心固定座所组成,该整流子结构,由一空心管体、一中心轴、三个变相片及三个金属环所组成,该中心轴为内磁式马达中心轴的延伸,将其穿过空心管体并固定,且将三个变相片及三个金属环固定于空心管体上,并利用导线将变相片及金属环予以连接,而该空心固定座上设置有二个电源电刷及三个输出电刷,因此当整流子结构置入固定于空心固定座时,该变相片及金属环可分别与空心固定座上的电源电刷及输出电刷相对应;将上述马达及控制模组利用中心轴串接连动,将可用来驱动及控制马达的动作及方向,此将使直流马达产生较大的力量供使用者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与其他常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优点一、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将轴心密封于磁铁座内,以避免轴心受水及油的渗入,且利用外接式控制模组,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启动电流小、电枢轻、电刷磨损小、散热佳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二、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在于提供一种外接式电刷结构的马达,以降低整流子及电刷所产生的磨损与火花杂讯等缺点,以延长马达使用寿命。三、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在于提供一种将线圈绕设于矽钢片组上,使得线圈呈现外露状,以增加线圈散热速度。四、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具有串级式控制架构及配合功率放大电路来驱动马达,如此将可轻易控制马达转向及转速。五、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马达同步串联使用,以增加马达输出功率。附图说明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该内磁式马达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该内磁式马达的实体示意图;图3为该控制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该控制模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的实施示意图;以及图6为该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以串级式控制架构时的实施架构图。图中的1为直流马达,2为内磁式马达,21为非金属磁铁座,211为规范槽,22为轴心,221为磁铁,222为中心轴,23为矽钢片组,231为矽钢片,2311为凸片,232为凸柱,24为激磁线圈,3为控制模组,4为整流子结构,41为空心管体,42为变相片,43为金属环,44为导线,5为空心固定座,51为电源电刷,52为输出电刷,53为中空容置空间,54为前盖,55为后盖,6为讯号线,7为+输入讯号,8为-输入讯号,9为功率放大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由一内磁式马达及一控制模组所组成。请参阅图1及图2,为该内磁式马达的分解示意图及实体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内磁式马达2主要包括有一非金属磁铁座21,该非金属磁铁座21外等份设置有三规范槽211;一轴心22,该轴心22是由一磁铁221及动力中心轴222所构成,将该动力中心轴222贯穿磁铁221的中央部位,致使中心轴222突露于磁铁221的两端部,且该中心轴222将延伸至控制模组;三个矽钢片组23,由数矽钢片231堆叠而成,该矽钢片231的中央部位并延伸有凸片2311,使其堆叠形成矽钢片组23时,该矽钢片组23的中央部位可由矽钢片231的堆叠而形成一凸柱232;将轴心22穿置于磁铁221中,再置入于非金属磁铁座21中,使得轴心22的中心轴222突露于磁铁座21外;再将三个矽钢片组23上的凸柱232分别插设于非金属磁铁座21外的规范槽211中,使得矽钢片组23与磁铁座21形成一体,并于每一矽钢片组23的连接处套设连结有激磁线圈24,进而形成一内磁式马达2。请参阅图3及图4,为该控制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及部分分散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控制模组3主要包括有一整流子结构4,由一空心管体41、一中心轴222、三个变相片42及三个金属环43所组成,该中心轴222为内磁式马达2中心轴222的延伸,将其穿过空心管体41并固定,且将三个变相片42及三个金属环43固定于空心管体41上,并利用导线44将变相片42及金属环43予以连接,因此当整流子结构4置入固定于空心固定座5时,该变相片42及金属环43可分别与空心固定座5上的电源电刷51及输出电刷52相对应;一空心固定座5,为一中空管体,其上方是设置有二个电源电刷51及三个输出电刷52,其中空容置空间53可供整流子结构4置入,使得二个电源电刷51可与整流子结构4上的三个变相片42相接触,而三个输出电刷52可与整流子结构4上的三个金属环43相接触,并利用一前盖54及后盖55封为一体,致使整流子结构4得于空心固定座5内转动; 将上述整流子结构4与空心固定座5相结合,则形成一控制模组3,该控制模组3将可输出一驱动电流,来使内磁式马达2转动。请参阅图5,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本专利技术将内磁式马达2与控制模组3设置于中心轴222上,并将内磁式马达2上的三个激磁线圈24以讯号线6相串联,并再分别由串联讯号线6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直流马达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内磁式马达(2),将轴心(22)穿置于磁铁(221)中,再将其置入于非金属磁铁座(21)中,并于磁铁座外等份设置三规范槽(211),以供数矽钢片堆叠而成的矽钢片组(23)插设连结,并于该矽 钢片组上绕设有磁场线圈;一控制模组(3),由一整流子结构(4)及一空心固定座(5)所组成,该整流子结构,由一空心管体(41)、一中心轴、三个变相片及三个金属环所组成,该中心轴为内磁式马达中心轴的延伸,将其穿过空心管体(41)并固定,且将 三个变相片(42)及三个金属环(43)固定于空心管体上,并利用导线将变相片及金属环予以连接,而该空心固定座上设置有二个电源电刷(51)及三个输出电刷(52),因此当整流子结构置入固定于空心固定座(5)时,该变相片及金属环可分别与空心固定座上的电源电刷及输出电刷(52)相对应;将内磁式马达(2)与控制模组(3)设置于同一中心轴上,并将内磁式马达上的三个激磁线圈以讯号线(6)相串联,并再分别由串联讯号线中段将讯号线分接至控制模组上的三个输出电刷(52)上,再将控制模组上的电源 电刷与电源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一羽
申请(专利权)人:郭一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