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16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下表面四角均连接锁止万向轮,主体的中心处设有打桩孔,打桩孔贯穿主体,主体上表面连接升架,升架的内表面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活动连接打桩器,打桩器的下表面设有圆管,圆管位于打桩孔的上方,升架的表面均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设有档杆,档杆的上表面接触打桩器的下表面,主体的两端设有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伸缩杆均穿过主体,两个伸缩杆均连接支撑板,避免了土壤取样一般通过人工用铁锹深挖后再进行取样,该方法耗费人力且周边的泥土会影响取样结果。耗费人力且周边的泥土会影响取样结果。耗费人力且周边的泥土会影响取样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
[0002]
技术介绍

[0003]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在修复红树林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土壤的修复,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
[0004]在土壤修复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检测而后采取修复措施,现有的土壤取样一般通过人工用铁锹深挖后再进行取样,该方法耗费人力且周边的泥土会影响取样结果。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杂土壤取样一般通过人工用铁锹深挖后再进行取样,该方法耗费人力且周边的泥土会影响取样结果的问题。
[0007]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下表面四角均连接锁止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中心处设有打桩孔(19),所述打桩孔(19)贯穿所述主体(1),所述主体(1)上表面连接升架(2),所述升架(2)的内表面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活动连接打桩器(3),所述打桩器(3)的下表面设有圆管(17),所述圆管(17)位于所述打桩孔(19)的上方,所述升架(2)的两侧外表面均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内设有档杆(13),所述档杆(13)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打桩器(3)的下表面,所述主体(1)的两端设有液压缸(9),两个所述液压缸(9)的伸缩杆均穿过所述主体(1),两个所述伸缩杆均连接支撑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连接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位于所述打桩孔(19)的上方,所述固定环(10)的侧边螺纹连接多个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的一端连接把手,所述调节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轮(12),所述转动轮(12)位于所述固定环(1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土壤修复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器(3)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背面连接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外壳连接第一齿轮(21),所述外壳内连接旋转轴(23),所述旋转轴(23)穿过所述外壳的背面,所述旋转轴(23)的表面活动连接第二齿轮(22)的背面,所述第一齿轮(2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滢彭小红谢仕义林树富朱兆鸿陈嘉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