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12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施工,尤其涉及用于小型水库防洪灌溉的卧管出水装置,包括卧管本体,所述卧管本体上壁设置有多级台阶,任一台阶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卧管本体末端连通有消力池,所述消力池连接有穿过坝体的涵管,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连接有泄洪出水装置,所述泄洪出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卧管本体上端的泄洪出口,所述泄洪出口处设置有拦护装置,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还连通有穿过坝体的泄洪通道,所述泄洪通道的出口端的坝体上设置有泄洪沟,所述泄洪沟底面设置有硬化层,所述泄洪沟连通至排水明渠,将灌溉出水和泄洪出水结合,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施工,尤其涉及用于小型水库防洪灌溉的卧管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型水库是我国防洪、灌溉的主要形式,小型水库的坝体主要是土石坝,以夯实素土为坝基,在坝体两侧做护坡,坝顶做硬化路面。
[0003]为实现出水,现有的出水装置主要包括闸门和卧管,其中闸门的控制精度更高,且砸门控制出水流量范围较大,具有较好的防洪灌溉效果,而闸门建造和维护成本高,且需要提供稳定的动力进行控制,需要建造机房,操作时需要经过培训的人专人操作,如申请号为201920449458.3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新建小型水库的卧管布置结构,卧管主要包括卧管本体,卧管本体上壁施工有多级台阶,任一台阶上配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安装有盖体,卧管本体末端连通有消力池,消力池连接有穿过坝体的涵管,因卧管本体沿坝体倾斜施工,有多个出水口,各出水口高度不同,需要出水时,打开距水面最近的出水口即可,通常情况下,台阶高度为40

50cm,即需要操作的出水口深度较浅,手动即可操作,且不需要维护,通过消力池缓冲卧管本体的水流流速,在消力池内缓冲增压,形成水头,进而使水自涵管流出,因此,卧管是我国农村小型水库灌溉出水的主要控制装置,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为保证泄洪效果,人们研究出泄洪洞,如申请号为202010797570.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潜水起旋墩竖井旋流消能泄洪洞,泄洪洞主要包括竖井,竖井下端连接出水管,因竖井高度固定,当水位漫过竖井时,通过竖井落水,因竖井的落差较大,形成负压吸力,进而加速排水,因负压较大,导致出水管水头较低,还引入补气管,补充出水管水头,进而保证出水速度,竖井安装在坝体上或者深入水库内,还有通过在坝体端部施工泄洪口,在泄洪口处造桥的方式达到泄洪的目的,泄洪量大,且整体使用寿命长,该方式是目前小型水库主流的泄洪方式。
[0004]本申请主要研究将灌溉出水和泄洪出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实现二者相互结合,降低建造成本,降低施工难度的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灌溉出水和泄洪出水结合,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的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包括卧管本体,所述卧管本体上壁设置有多级台阶,任一台阶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卧管本体末端连通有消力池,所述消力池连接有穿过坝体的涵管,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连接有泄洪出水装置,所述泄洪出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卧管本体上端的泄洪出口,所述泄洪出口处设置有拦护装置,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还连通有穿过坝体的泄洪通道,所述泄洪通道的出口端的坝体上设置有泄洪沟,所述泄洪沟底面设置有硬化层,所述泄洪沟连通至排水明渠。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台阶上设置有预制支撑板,所述预制支撑板上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出水口向下穿过加固层及预制支撑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消力池连接有涵管支撑管,所述涵管穿过涵管支撑管与连接,所述消力池侧壁设置有与涵管相配合的涵管连接孔,所述涵管连接孔通过止水套与涵管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涵管由多根预制管串联组成,所述涵管下侧设置有硬化承托层,相邻两根预制管之间设置有截水环,所述截水环包括托块,所述托块上端设置有压块,所述托块和压块之间形成用于通过预制管的通道,所述预制管的端部搭接在托块上,所述托块和压块之间形成透压缝隙,所述托块和压块中间位置均预制成型砂浆沟槽,所述托块和压块通过设置在砂浆沟槽内的砂浆与预制管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拦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泄洪出口处的栅板,所述栅板内端插入泄洪出口内,所述栅板内端支撑泄洪出口的上壁,所述泄洪出口的下壁与卧管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泄洪通道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预制矩管,所述预制矩管中间位置设置有预制支撑块,所述预制矩管上端设置有预制卸力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支撑块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预制支撑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砂浆凹槽,所述砂浆凹槽为长条形凹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盖体座,所述盖体座上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座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包括连接环,所述盖体座内壁设置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支撑口,所述滤网为球状。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卧管本体上端连接有泄洪出水装置,所述泄洪出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卧管本体上端的泄洪出口,所述泄洪出口处设置有拦护装置,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还连通有穿过坝体的泄洪通道,所述泄洪通道的出口端的坝体上设置有泄洪沟,所述泄洪沟底面设置有硬化层,所述泄洪沟连通至排水明渠,在卧管上端施工泄洪出口、泄洪通道,充分利用卧管的通气孔段,降低施工成本,且泄洪通道出水后直接流入排水明渠,不需要单独延伸明渠,泄洪通道位于涵管上方,泄洪通道和涵管均需要做防沉降、错位处理,二者形成相互的加强,提高防沉降、错位能力,并且,将灌溉出水和泄洪出水一体建设,还能够降低设计难度,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主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俯视示意图;图3为消力池左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泄洪出口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栅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泄洪通道右视示意图;图7为支撑块结构示意图;图8为托块结构示意图;图9为托块另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图10为盖体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涵管横截面示意图;其中:1、坝体;2、硬化路面;3、临水阻挡;4、消力池;5、卧管本体;6、防滑桩;7、涵管支撑管;8、预制支撑板;9、出水口;10、加固层;11、操作垫层;12、边踏步;13、泄洪出口;14、涵管;15、截水环;16、分配池;17、排水明渠;18、泄洪通道;19、泄洪沟;20、栅板;21、止水套;22、水门;23、支撑体;24、预制矩管;25、预制卸力板;26、预制支撑块;27、砂浆凹槽;28、托块;29、通道;30、砂浆沟槽;31、连接槽;32、盖体座;33、盖体;34、连接环;35、滤网;36、硬化承托层;37、防水支撑层;38、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包括卧管本体,所述卧管本体上壁设置有多级台阶,任一台阶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卧管本体末端连通有消力池,所述消力池连接有穿过坝体的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连接有泄洪出水装置,所述泄洪出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卧管本体上端的泄洪出口,所述泄洪出口处设置有拦护装置,所述卧管本体上端还连通有穿过坝体的泄洪通道,所述泄洪通道的出口端的坝体上设置有泄洪沟,所述泄洪沟底面设置有硬化层,所述泄洪沟连通至排水明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上设置有预制支撑板,所述预制支撑板上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出水口向下穿过加固层及预制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连接有涵管支撑管,所述涵管穿过涵管支撑管与连接,所述消力池侧壁设置有与涵管相配合的涵管连接孔,所述涵管连接孔通过止水套与涵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库用防洪灌溉一体式卧管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由多根预制管串联组成,所述涵管下侧设置有硬化承托层,相邻两根预制管之间设置有截水环,所述截水环包括托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杨威高强涂顺华
申请(专利权)人:固始县江河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