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11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涉及的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配料由玻璃相包覆氧化锆球形粉、氧化锆小颗粒和单斜氧化锆微粉组成;所述的玻璃相包覆氧化锆球形粉是一种内核为电熔稳定氧化锆细粉、外壳为玻璃相的氧化锆原料;玻璃相包覆的氧化锆球形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60~80%;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是一种通过液压或冷等静压成型的、常温下具有一定形状的耐火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气孔率低密度高、力学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和抗玻璃液侵蚀性较好,是一种适用于玻璃窑环境的大尺寸氧化锆耐火材料。玻璃窑环境的大尺寸氧化锆耐火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锆陶瓷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制品,具有高熔点、高使用温度、强度大、耐磨性好等优点,在陶瓷、耐火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氧化锆具有单斜、四方、立方3种晶体结构,随着温度变化氧化锆会发生可逆的晶型转变,并伴随着较大的体积变化。纯氧化锆在自然环境下为单斜相,当被加热到1100~1200℃则转换为四方相,产生体积收缩,而当温度在降低过程950~100℃四方相又会转变成单斜相,产生极大的体积膨胀(体积膨胀量约4.7%)。这种相变过程造成纯氧化锆制品的碎裂乃至粉化。因而,纯氧化锆耐火材料几乎无法生产和使用。在氧化锆中添加稳定剂,高温下稳定剂中的金属离子进入氧化锆晶格,使其低温下仍能保持立方相或四方相(稳定相),通常的稳定剂为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钇、氧化铈等。另外,工业氧化锆原料由矿物制备过程中常伴生有二氧化铪。因而,氧化锆耐火材料主要化学成分为ZrO2、HfO2、以及稳定剂CaO、MgO、Y2O3、CeO2等。
[0004]玻璃熔窑尤其是特种玻璃熔融窑炉内衬所需大尺寸、致密氧化锆耐火制品长期无法被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锆刚玉熔铸砖(w(ZrO2)=33~45%,体积密度为3.7~4.0 g/cm3,显气孔率≤3%)、氧化锆熔铸砖(w(ZrO2)≈94%、w(SiO2)≈5%,体积密度约为5.33 g/cm3,显气孔率趋近于0);微观结构分析可知,锆刚玉熔铸制品内部以互相交错的铝锆共晶体、刚玉和斜锆石相为骨架,玻璃相(即SiO2和碱性物质)填充于骨架间;玻璃相起到降低原料熔点及缓冲制品在浇铸冷却时由于相变产生的应力集中的作用,避免了制品的开裂损毁。熔铸制品具有密度大、气孔率低、强度大、抗玻璃液侵蚀能力强、可以制备大尺寸制品等优点,且氧化锆熔铸砖性能更为优异;但熔铸制品尤其是氧化锆熔铸砖熔融温度高、能耗高、生产工艺复杂、效率低,不符合绿色、环保的高温工业发展要求。
[0005]现有的烧结氧化锆耐火砖多以电熔稳定氧化锆为原料,通过调整颗粒级配的方式改变制品的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电熔稳定氧化锆原料高温烧成时的体积稳定性好,但烧结活性差,制品气孔率较高(20%左右),无法满足在玻璃熔窑中使用;以高纯氧化锆造粒粉为原料生产的氧化锆块体陶瓷经高温烧成后显气孔率仅为1~5%,理论上可以作为理想的玻璃窑内衬砖使用;高纯氧化锆造粒粉通常是通过化学法或共沉淀法合成后喷雾造粒制得的,具有纯度高、烧结活性高、流动性好的特点,是制备小尺寸氧化锆致密陶瓷的优质原料。然而,实践中发现,对于单块质量超过10kg的较大尺寸氧化锆陶瓷,采用高纯氧化锆造粒粉成型的坯体在1500℃以上烧成开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1)所用高纯氧化锆造粒粉烧结活性过高,烧成收缩大(体积收缩约45%),导致坯体烧成时开裂;(2)高纯氧化锆陶瓷为氧化锆晶粒自结合,无玻璃相进行应力缓冲,抗热震性差,导致坯体在升降温时开裂;(3)氧化锆陶瓷中四方相与单斜相在烧成和冷却温度区间相变的体积效应较大,导致制品的开裂。因此,
采用高纯氧化锆造粒粉为原料难以制备大尺寸的氧化锆陶瓷制品。
[0006]锆英石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矿物,也是生产二氧化锆的主要矿物。锆英石砖(w(ZrO2)≈65%、w(SiO2)≈32%)膨胀系数小、耐熔钢、玻璃侵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熔窑中,是烧结耐火材料的一个大类。但随着使用温度的升高,锆英石分解,致使锆英石质耐火制品的抗侵蚀性能大幅降低,其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1370℃,因此锆英石质原料无法满足制备特种玻璃熔铸关键部位的耐火砖。
[0007]结合氧化锆熔铸砖的性能分析得知,在高纯氧化锆耐火制品中加入适量玻璃相,在高温烧成及使用中玻璃相缓冲热应力,将有效提高大尺寸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韧性,制备出适用于特种玻璃熔窑的大尺寸致密的氧化锆耐火制品。然而,玻璃相的引入方式、分布状态及玻璃相含量对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体极为关键:直接引入的方式显然是无效的;氧化锆质原料的选择,氧化锆与玻璃相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是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体制备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使其通过调控氧化锆中玻璃相的含量与分布,实现大尺寸(单块制品质量为20~2000kg)、高致密度、高氧化锆含量耐火制品的成型、烧成,获得具有低气孔、高密度和优良的抗玻璃液侵蚀性能且生产成本较低的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
[0009]本专利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化学组成为w(ZrO2+HfO2+CaO+Y2O3+MgO+SiO2+Al2O3+Na2O)≥99.0%,其中w(ZrO2+HfO2)≥85.0%,w(ZrO2+HfO2+CaO+Y2O3+MgO)≥90.0%,w(SiO2+Al2O3+Na2O)=5%~10%;所述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显气孔率≤5%,体积密度为5.4~5.8g/cm3,常温耐压强度100~500MPa,单块制品质量20~2000kg;所述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配料由玻璃相包覆氧化锆球形粉、氧化锆小颗粒和单斜氧化锆微粉组成;所述的玻璃相包覆氧化锆球形粉是一种内核为电熔稳定氧化锆细粉、外壳为玻璃相的氧化锆原料;所述玻璃相包覆的氧化锆球形粉粒径为大于等于55μm小于等于120μm;所述玻璃相包覆的氧化锆球形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60~80%;所述的氧化锆小颗粒为电熔稳定氧化锆或烧结稳定氧化锆中的一种,要求原料中立方相C
‑ꢀ
ZrO2的质量为大于等于80%;所述小颗粒的粒径为大于等于0.1mm小于等于1mm;所述氧化锆小颗粒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10~30%;所述单斜氧化锆微粉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5~10%;所述单斜氧化锆微粉中粒径D
50
≤10μm;所述的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是一种通过液压或冷等静压成型的、常温下具有一定形状的耐火材料,其经过最高烧成温度为1650~1900℃的高温氧化气氛下的热处理。
[0010]氧化锆小颗粒与氧化锆球形粉原料的稳定剂体系相同。
[0011]所述的玻璃相包覆的氧化锆球形粉,化学组成为w(ZrO2+HfO2+CaO+MgO+Y2O3+SiO2+Al2O3+Na2O)≥98%,其中w (SiO2+Al2O3+Na2O) =8%~25%,w (Na2O) =0.5%~2%,是一种以电熔稳定氧化锆细粉为核心、玻璃相均匀包覆于表面的球形粉。
[0012]所述的电熔稳定氧化锆小颗粒或烧结稳定氧化锆小颗粒的纯度为w(ZrO2+HfO2+CaO+MgO+Y2O3) ≥98.0%。
[0013]所述的单斜氧化锆微粉化学成分为w(ZrO2+HfO2)≥99.5%。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相结合的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其特征在于: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化学组成为w(ZrO2+HfO2+CaO+Y2O3+MgO+SiO2+Al2O3+Na2O)≥99.0%,其中w(ZrO2+HfO2)≥85.0%,w(ZrO2+HfO2+CaO+Y2O3+MgO)≥90.0%,w(SiO2+Al2O3+Na2O)=5%~10%;所述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显气孔率≤5%,体积密度为5.4~5.8g/cm3,常温耐压强度100~500MPa,单块制品质量20~2000kg;所述大尺寸氧化锆致密烧结制品的配料由玻璃相包覆氧化锆球形粉、氧化锆小颗粒和单斜氧化锆微粉组成;所述的玻璃相包覆氧化锆球形粉是一种内核为电熔稳定氧化锆细粉、外壳为玻璃相的氧化锆原料;所述玻璃相包覆的氧化锆球形粉粒径为大于等于55μm小于等于120μm;所述玻璃相包覆的氧化锆球形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60~80%;所述的氧化锆小颗粒为电熔稳定氧化锆或烧结稳定氧化锆中的一种,要求原料中立方相C
‑ꢀ
ZrO2的质量为大于等于80%;所述小颗粒的粒径为大于等于0.1mm小于等于1mm;所述氧化锆小颗粒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10~30%;所述单斜氧化锆微粉占整个制品总质量的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心莲孙红刚杜一昊夏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