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肽Cbf-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10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肽,具体涉及一种多肽Cb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肽Cbf

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肽,具体涉及一种多肽Cbf

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动物中药蛇毒性能,甘,咸,温,归肝经。功效为:祛风,通络,止痉,镇静,镇痛和催眠等作用。此外蛇毒还有美容养颜、减少皱纹的作用,蛇毒中含有促凝,纤容,抗癌,镇痛等方面的药理功能成分。它能阻止和治疗中风,脑血栓的形成,还能治疗闭塞性脉经管炎,冠心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肢端动脉痉挛,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等病症,蛇毒对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症状亦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镇痛作用,已导致世人的重视。有报道将眼镜蛇毒用于癌症患者以止痛,效果显著。用于各种顽固性疼痛和恶性肿瘤疼的治疗。近期研究显示,眼镜蛇神经毒素可以通过腺苷A1和A2受体产生中枢镇痛和高镇痛,镇痛作用强于吗啡,镇痛效果强、药效时间长、成瘾性小等特点,通过乳化法制备光控靶向蛇毒肽锌纳米制剂,形成蛇毒肽锌配合物,增强了蛇毒肽的稳定性;可以靶向释放蛇毒肽锌,实现蛇毒肽锌的靶向中枢镇痛作用。
[0003]专利技术人先期公开了来源于蛇毒的抗菌肽Cbf

14(ZL201310413721.0)具有抗耐药性细菌感染活性。
[0004]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首次发现抗菌肽Cbf

14镇痛的作用。。
[0005]我国的蛇类资源丰富,从理论意义和长远的经济效益考虑,蛇毒的研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我们发现多肽不仅具有消炎、杀菌、而且镇痛功效更为显著。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多肽Cbf

14的新用途。
[0008]技术方案:一种多肽Cbf

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Cbf

14的氨基酸序列为:RLLRKFFRKLKKSV。
[0009]所述的疼痛包括:机械性痛如外伤和手术导致的疼痛;温度性痛如烧烫伤;化学性痛如化学试剂烧烫伤;炎症性痛如感染疼痛;病理生理性疼痛如结石、癌症;精神心理性疼痛如中枢神经性痛,周围神经性痛,植物神经性痛;躯体疼痛如头痛、尖酸背痛、肢体痛、胸痛、腹痛或腰痛。
[0010]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小鼠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及小鼠醋酸扭体镇痛实验动物模型,考察多肽研究动物的止痛功效。结果表明Cbf

14在两种不同实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镇痛活性。本专利技术拓宽抗菌肽Cbf

14的临床应用。
[0011]2、本专利技术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Cbf

14最初为抗菌肽,其与大多数具有镇痛活
性的蛇毒多肽的序列有着本质区别,同时根据现有技术表面该多肽无毒副作用,多数蛇毒蛋白或多肽有着严重的毒副作用,例如凝血,溶血等。而本专利技术多肽无上述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 小鼠福尔马林模型。小鼠腹腔给药30 min后,给予小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10 μL的2.5%福尔马林溶液,统计小鼠每5 min内的舔足和抖足时间,共记录45 min。
[0013]图2. 小鼠福尔马林模型。多肽Cbf

14对小鼠福尔马林一相痛 (0
ꢀ–ꢀ
10 min ) 及二相痛 (10
ꢀ–ꢀ
45 min) 的镇痛作用。
[0014]图3. 小鼠醋酸扭体模型。小鼠腹腔给药30 min后,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00 μL的1%冰醋酸溶液,统计小鼠每45 min内扭体次数(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有统计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做两组间统计,以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Graphpad Prism9.0软件进行制图。
[0016]实施例1小鼠福尔马林镇痛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选用全雄 C57BL/6J 雄性小鼠 (20 g
ꢀ±ꢀ
2g), 14只。
[0017]分组与剂量:实验分为多肽Cbf

14(10 mg/ml)治疗组和对照组0.9%生理盐水+1%BSA,每组7只。
[0018]给药方式;腹腔注射100μL/只,30min后左后足底皮下注射10 μL 2.5% (v/v) 福尔马林溶液。
[0019]记录方式:我们用摄像机采用720P清晰度来记录整个过程后通过回放统计小鼠的疼痛行为, 记录45 min。
[0020]数据统计:小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观察记录小鼠每5 min内发生疼痛行为(如:舔足,抖足等)的持续时间,并分别统计Phase I (0
ꢀ‑ꢀ
10 min) 和Phase II (10
ꢀ‑ꢀ
45 min) 内发生疼痛行为的时间总和,实验时间为45 min。
[0021]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在小鼠福尔马林模型中,多肽Cbf

14对小鼠福尔马林一相痛 (0
ꢀ–ꢀ
10 min ) 及二相痛 (10
ꢀ–ꢀ
45 min) 的镇痛作用,其中,与1% BSA的0.9%生理盐水溶液相比,多肽Cbf

14对小鼠福尔马林一相痛 (0
ꢀ–ꢀ
10 min ) 及二相痛 (10
ꢀ–ꢀ
45 min) 都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 < 0.001。
[0022]实施例2小鼠醋酸扭体镇痛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选用全雄 C57BL/6J 雄性小鼠 (20 g
ꢀ±ꢀ
2g),14只。
[0023]分组与剂量:实验分为多肽Cbf

14(10 mg/ml)治疗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0.9%生理盐水+1%BSA,每组7只。
[0024]给药方式;腹腔注射100μL/只,30min后腹腔注射100μL 1% (v/v)冰醋酸溶液。
[0025]记录方式:我们用摄像机采用720 P清晰度来记录整个过程后通过回放统计小鼠的疼痛行为, 记录45 min。
[0026]数据统计: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后,观察记录小鼠45 min内的扭体次数,具体表现为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取平均值作为该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给药组小鼠的扭体反应抑制率:抑制率 %=(对照组扭体次数

给药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
×
100%实验结果见图3,小鼠醋酸扭体模型,小鼠腹腔给药30 min后,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00 μL的1%冰醋酸溶液,统计小鼠每45 min内扭体次数(表现为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Cbf

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Cbf

14的氨基酸序列为:RLLRKFFRKLKKS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疼痛包括: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源宾张嘉鑫卢悟广吕慰秋曾文权周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映海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