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08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原料包括水、消泡剂、膨胀剂、水泥、粉煤灰、纳米SiO2、碱激发剂、石英砂、黏度调节剂及聚乙烯醇纤维;所述膨胀剂由硫铝酸钙、乙二胺、氧化镁、硫酸铝、氯化镁及葡萄糖酸钠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在填充后即可铺设新板,且新板铺设后材料经过溢流,能够使面板与周围路面平齐;在后续材料进一步硬化过程中,膨胀剂的膨胀作用与混凝土的收缩程度相匹配,面板不会出现下降或上升,从而使得对面板的更换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实现持续的平稳通行。持续的平稳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路面相对于沥青路面具有水稳定性高、在暴雨或短期浸水条件下,路面依然能够照常通行,温度稳定性高、无车辙现象,耐老化,平整度的保持期长等优点,但是混凝土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裂缝、板角断裂、错台、边角剥落及断板等类型的损坏,其中,断板是混凝土路面上比较严重的一种道路损坏,尤其是那些板块数量较多,已经发生松动的混凝土路面断板,针对这样的断板进行修补,难度往往较大。混凝土路面断板分为轻度断板,中度断板和重度断板。相对来说,轻度和中度断板都是可以通过直接的修补方法治来解决的,而重度断板则需要采取重新置板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0003]装配式铺面技术是一种铺面快速施工技术,即将原有的铺面破除,将工厂预制好的铺面板运至现场进行快速装配,完成后即可开放交通。该技术可应用于道路工程、机场场道工程、港口铺面工程的快速新建以及快速维修。然而,由于问题面板拆除过程中,会造成路基、地基的变形,如果在此基础上直接覆盖新板,易形成脱空、平整度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旧板移除后,对路基进行深挖修复,这便导致路基的深度超过新板的厚度,因此需要首先对其进行填充,所填充的材料即称为顶升材料;而且,新板与问题面板拆除后的路基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一般为1cm左右),因此需要在铺设新板后,在新板压力下,使得所预填的顶升材料有一部分被挤压上升,将缝隙填满。普通混凝土材料由于凝固过程中会出现收缩,导致干燥收缩后会使新板铺设的路面下沉,并且新板与周围路面之间产生缝隙,影响通行质量及其寿命,因此需要选用具有膨胀特性的混凝土,以对后期的干燥收缩形成补偿。由此可见,为了不影响即时及后续通行质量,所采用的顶升材料一方面需要达到合适的黏度,使其能够在支撑新板的同时,在新板压力下向上溢流填满路基与新板之间的缝隙,并使铺好的新板与周围路面平齐;另一方面其在后期干燥收缩过程中,材料中膨胀剂的膨胀作用需要与混凝土的收缩程度相匹配,从而使得路面在后续通行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下降或上升,目前尚未发现此种类型的膨胀混凝土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以1m3顶升材料计,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水450~550kg、消泡剂20~25kg、膨胀剂40~50kg、水泥800~850kg、粉煤灰400~450kg、纳米SiO290~100kg、碱激发剂25~30kg、石英砂400~450kg、黏度调节剂5~20kg及聚乙烯醇纤维45~55kg;
[0007]所述膨胀剂由硫铝酸钙、乙二胺、氧化镁、硫酸铝、氯化镁及葡萄糖酸钠按照质量比为5∶1∶2∶3∶2∶(3~4)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镁由菱镁矿在600~700℃煅烧3~5h得到。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P.O.42.5水泥,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碱激发剂由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磷酸钠及聚醚丙三醇按照质量比为4∶1∶2∶(2~3)组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粉煤灰的吸水率为95~110%。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纳米SiO2的粒径为25~35nm,所述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3~5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黏度调节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聚丙烯酰胺增黏剂。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粉煤灰、碱激发剂、部分水及纳米SiO2混合并搅拌,之后加入消泡剂、膨胀剂、水泥、石英砂、黏度调节剂、聚乙烯醇纤维及剩余的水,混合并搅拌即可。
[001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时间均为40~60min。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在装配式铺面施工中的应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具有快硬、早期强度高的特性;顶升材料的密度在2250~2580kg/m3范围内可调,黏度在4000~10000Pa
·
s范围内可调,使其能够在支撑新板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溢流,能够在铺设新板后,将新板与路基之间的缝隙溢流填满;同时,顶升材料中加入膨胀剂,在后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与膨胀剂的膨胀作用相匹配,能够对混凝土的收缩实现补偿,不会因后期混凝土收缩而导致新板路面的下降,也不会因后期膨胀作用过强而导致路面的上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需根据新板与路基之间的体积差计算得到顶升材料的所需使用量,并进行填充后铺设新板,且新板铺设后,经过溢流,能够使得新板与周围路面平齐,并且在后续通行过程中,新板也不会出现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对面板的更换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实现持续的平稳通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22]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
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23]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2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重量份计。
[0026]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3~5mm,纳米SiO2的粒径范围为25~35nm;所采用的水泥为市售P.O.42.5水泥;所采用的的消泡剂为市售有机硅消泡剂;所采用的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活性成分含量≥92%;所采用的粉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其特征在于,以1m3顶升材料计,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水450~550kg、消泡剂20~25kg、膨胀剂40~50kg、水泥800~850kg、粉煤灰400~450kg、纳米SiO290~100kg、碱激发剂25~30kg、石英砂400~450kg、黏度调节剂5~20kg及聚乙烯醇纤维45~55kg;所述膨胀剂由硫铝酸钙、乙二胺、氧化镁、硫酸铝、氯化镁及葡萄糖酸钠按照质量比为5∶1∶2∶3∶2∶(3~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由菱镁矿在600~700℃煅烧3~5h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水泥,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铺面板板底量化顶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激发剂由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磷酸钠及聚醚丙三醇按照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李田波谢晋德权磊李立辉张盼盼何哲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