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00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后端上部安装有液冷散热装置,所述支撑底座左端和右端共同安装有安装装置,所述支撑底座前端安装有磁动力机构壳体,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外表面安装有防护抗干扰装置,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外表面前部刻有卡紧螺纹,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前端安装有安装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新能源磁动力机构通过磁动力装置与转动装置配合使用,使装置通过磁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产生驱动力,更加节能环保、无污染、利用价值高,通过液冷散热装置将磁动力机构壳体内的热量快速带走,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防护抗干扰装置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和降噪性。护抗干扰装置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和降噪性。护抗干扰装置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和降噪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磁动力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磁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随着常规能源(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现有的汽车动力结构大多是采用内燃发动机汽油雾化进入发动机气缸产生的力推动汽车,这种方式虽然动力充足,但是石油的有限性不仅制约着汽车发展,同时石油雾化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就需要一种新型环保的动力结构。故此,我们提出新能源磁动力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后端上部安装有液冷散热装置,所述支撑底座左端和右端共同安装有安装装置,所述支撑底座前端安装有磁动力机构壳体,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外表面安装有防护抗干扰装置,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外表面前部刻有卡紧螺纹,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前端安装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前端左部和前端右部均开有导线穿插槽,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前端中部安装有磁动力装置,所述磁动力装置前端安装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左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转动装置右端安装有连接座。
[0006]优选的,所述磁动力装置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前端安装有推动轴,所述电磁铁外表面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所述滑块,所述支撑底座前端安装有永磁体,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前端开有滑槽,所述安装盖前端中部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永磁体位于滑槽内,所述安装盖通过活动套安装在推动轴前端,所述电磁铁通过滑槽安装在磁动力机构壳体内。
[0007]优选的,所述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左端安装有连接口,所述微型水泵前端右部安装有输送口,所述输送口前端安装有输水管道,所述微型水泵前端左部安装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前端安装有回流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和回流管道前端共同安装有水冷排,所述水冷排安装在磁动力机构壳体上,所述微型水泵下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微型水泵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支撑底座后端上部。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抗干扰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壁安装有消音棉层,所述消音棉层内壁安装有四个抗干扰磁环,四个所述抗干扰磁环上端和下端均共同安装有连接柱,所述防护外壳和四个抗干扰磁环均安装在磁动力机构壳体的外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端安装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左端和右端共同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安装有两个安装环两个所述安装环内壁共同安装有曲轴,所述连接板安装在磁动力装置前端。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所述一号支撑板与二号支撑板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安装块,四个所述安装块两两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两个安装螺丝,所述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分别安装在支撑底座左端和右端。
[0011]优选的,所述电磁铁与永磁体位置前后相互对应。
[0012]优选的,四个所述抗干扰磁环从前往后等距离安装在磁动力机构壳体的外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曲轴转动时不与安装盖相接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将输电线由安装盖上的导线穿插槽与磁动力装置上的电磁铁相连接,电磁铁通电后使其与永磁体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其在磁动力机构壳体内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电磁铁右端的推动轴也随之做往复运动,推动轴从而推动转动装置上的连接板和固定板,固定板又通过安装环推动曲轴,从而使曲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电磁铁做的往复运动通过曲轴做旋转运动,通过磁动力装置与转动装置配合使用,使装置通过磁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产生驱动力,相对于内燃发动机利用汽油雾化产生的动力,更加节能环保、无污染、利用价值高。
[0016]2、通过液冷散热装置上的连接口将冷却液送入微型水泵内,微型水泵再通过输送口将冷却液由输水管道送入水冷排内,冷却液经过水冷排一圈后将磁动力机构壳体内的热量快速带走,接着通过回流管道和回流口将冷却液回流至水泵,从而完成一个循环,避免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动力机构壳体内做往复运动时产生大量的热会堆积在磁动力机构壳体内,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7]3、通过防护抗干扰装置上的抗干扰磁环也称EMI吸收磁环,磁珠多股线缆上的EMI干扰抑制,包括电源线上的噪声和尖峰干扰,它同时具有吸EMI吸收磁环收静电脉冲能力,从而避免装置在工作时会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提高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消音棉层也减少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动力机构壳体内做往复运动时产生的噪音,最后通过防护外壳减少磁动力机构壳体受到的外部剐蹭,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磁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液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防护抗干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磁动力机构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支撑底座;2、磁动力装置;3、液冷散热装置;4、防护抗干扰装置;5、转动装置;6、安装装置;7、磁动力机构壳体;8、卡紧螺纹;9、安装盖;10、导线穿插槽;11、连接座;12、支撑块;20、电磁铁;21、推动轴;22、滑块;23、电磁线圈;24、滑槽;25、永磁体;26、活动
套;30、微型水泵;31、连接口;32、输送口;33、回流口;34、输水管道;35、回流管道;36、水冷排;37、安装座;40、防护外壳;41、消音棉层;42、抗干扰磁环;43、连接柱;50、连接板;51、活动架;52、固定板;53、安装环;54、曲轴;60、一号支撑板;61、二号支撑板;62、安装块;63、安装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后端上部安装有液冷散热装置(3),所述支撑底座(1)左端和右端共同安装有安装装置(6),所述支撑底座(1)前端安装有磁动力机构壳体(7),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7)外表面安装有防护抗干扰装置(4),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7)外表面前部刻有卡紧螺纹(8),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7)前端安装有安装盖(9),所述安装盖(9)前端左部和前端右部均开有导线穿插槽(10),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7)前端中部安装有磁动力装置(2),所述磁动力装置(2)前端安装有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左端安装有支撑块(12),所述转动装置(5)右端安装有连接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动力装置(2)包括电磁铁(20),所述电磁铁(20)前端安装有推动轴(21),所述电磁铁(20)外表面安装有电磁线圈(23),所述电磁线圈(23)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所述滑块(22),所述支撑底座(1)前端安装有永磁体(25),所述磁动力机构壳体(7)前端开有滑槽(24),所述安装盖(9)前端中部安装有活动套(26),所述永磁体(25)位于滑槽(24)内,所述安装盖(9)通过活动套(26)安装在推动轴(21)前端,所述电磁铁(20)通过滑槽(24)安装在磁动力机构壳体(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磁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装置(3)包括微型水泵(30),所述微型水泵(30)左端安装有连接口(31),所述微型水泵(30)前端右部安装有输送口(32),所述输送口(32)前端安装有输水管道(34),所述微型水泵(30)前端左部安装有回流口(33),所述回流口(33)前端安装有回流管道(35),所述输水管道(34)和回流管道(35)前端共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西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