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83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菌液稀释人工效率低;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储液腔和混液腔,储液腔位于混液腔上方,混液腔内装有一个用于排液的第一虹吸管,第一虹吸管的内端高于混液腔内底面固定距离,储液腔内安装有第二虹吸管,第二虹吸管的虹吸触发后可向混液腔内注入定量稀释液,还包括虹吸效应定时触发装置,用于按设定好的时间间隔和顺序触发两个虹吸管的虹吸效应,从而实现混液腔的排液和稀释剂的注入,对混液腔内的菌液进行多次稀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虹吸管和两个腔室,自动完成菌液的逐渐稀释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稀释涂布法是一种分离单菌落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原始菌液按比例逐级稀释,使菌液中的微生物分散成单独个体,然后将最终的一组或数组稀释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最终形成单独的菌落;目前在稀释菌液使,普遍由人工操作,即每次从上一稀释度的菌液中提取十分之一加入到一个新的试管中再稀释10倍,而稀释往往需要进行6

10次,因此需要反复的进行提取混匀,工作量大,占用人力时间长,致使工作效率低;也存在一些自动稀释设备,但都采用机械臂、吸管、气缸等模拟人工动作,执行部件繁多且动作复杂,相应的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这些动作,设备成本高,体积大,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菌液稀释人工效率低、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包括储液腔和一个混液腔,储液腔位于混液腔上方,混液腔内装有一个第一虹吸管,第一虹吸管为一个倒置的U型,第一虹吸管的第一端从混液腔底部穿出混液腔外,第一虹吸管的第二端高于混液腔内底面固定距离;储液腔内安装有第二虹吸管,第二虹吸管的第一端从储液腔的顶部侧壁穿出并向下与混液腔的顶部接通,第二虹吸管的第二端伸入储液腔内并向下折弯;第一虹吸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竖杆,竖杆的上端穿出到混液腔上方,且竖杆的上端与混液腔之间安装有使竖杆向上复位的弹簧,混液腔与储液腔之间设有一个轴线沿前后方向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个径向的压杆,第一锥齿轮转动过程中,压杆会将竖杆向下压;储液腔内安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储液腔中心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竖直的螺纹杆,螺纹杆穿透活塞且与活塞螺纹配合,螺纹杆转动时可带动活塞上下移动;螺纹杆的下端穿出储液腔外且该端固定有一个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05]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个背板,储液腔、混液腔、第一锥齿轮均固定在背板上。
[0006]所述的储液腔内固定有一个竖直的限位杆,限位杆穿过活塞的非圆心位置,且活塞与限位杆之间可相对滑动。
[0007]所述的混液腔的中部侧壁上装有一个转轴,转轴一端伸入混液腔内且该端连接有一个螺旋状的玻璃棒,转轴的另一端位于混液腔外且该端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
[0008]所述的转轴与混液腔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0009]所述的混液腔的顶部开有第一气孔,储液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有一个第二气孔。
[0010]所述的第一虹吸管与混液腔的配合处以及竖杆与活塞的配合处均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圈。
[0011]所述的第一虹吸管穿出混液腔的一侧上加接有一段可变形的软管。
[0012]所述的混液腔的底部开有一个排液口,排液口上经螺纹旋装有一个端盖。
[0013]所述的混液腔下方设有收集箱,用于收集第二虹吸管排出的菌液。
[0014]本专利技术可替代人工自动进行菌液稀释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动作部件简单大大降低了设备体积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初始状态的主视剖视图。
[0016]图2为第一虹吸管虹吸触发时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7]图3为第一虹吸管虹吸结束时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8]图4为第二虹吸管虹吸触发时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9]图5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包括储液腔1和一个混液腔2,储液腔1位于混液腔2上方,混液腔2内装有一个第一虹吸管3,第一虹吸管3为一个倒置的U型,第一虹吸管3的第一端从混液腔2底部穿出混液腔2外,第一虹吸管3的第二端高于混液腔2内底面固定距离,当混液腔2内的菌液将第一虹吸管3的最高点淹没时,便会触发虹吸效应,混液腔2内的菌液从第一虹吸管3排出直到第一虹吸管3的第二端漏出液面外,从而在混液腔2内留存一定比例的菌液,由于稀释等级一般以十倍递进,因此留存的菌液通常为初始菌液的十分之一;储液腔1内安装有第二虹吸管4,第二虹吸管4的第一端从储液腔1的顶部侧壁穿出并向下与混液腔2的顶部接通,第二虹吸管4的第二端伸入储液腔1内并向下折弯,当储液腔1内的液面将第二虹吸管4的最高点淹没时,便会触发虹吸效应,储液腔1内稀释液从第二虹吸管4排出并流到混液腔2中,稀释液通常为0.85%的生理盐水;第一虹吸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竖杆5,竖杆5的上端穿出到混液腔2上方,且竖杆5的上端与混液腔2之间安装有使竖杆5向上复位的弹簧6,混液腔2与储液腔1之间设有一个轴线沿前后方向的第一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7由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7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个径向的压杆8,第一锥齿轮7转动过程中,压杆8会将竖杆5向下压,竖杆5下压带动第一虹吸管3下移,从而使第一虹吸管3的顶部淹没在菌液内,触发第一虹吸管3的虹吸效应,压杆8越过竖杆5后,竖杆5在弹簧6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虹吸管3向上复位;储液腔1内安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9,储液腔1中心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竖直的螺纹杆10,螺纹杆10穿透活塞9且与活塞9螺纹配合,螺纹杆10转动时可带动活塞9上下移动,活塞9向上移动会将储液腔1内的稀释液向上推移,当稀释液淹没第二虹吸管4的顶部时,第二虹吸管4的虹吸效应触发,竖杆5下压发生在前,稀释液淹没第二虹吸管4顶部发生在后,且第二虹吸管4开始虹吸时,第一虹吸管3的虹吸已结束,避免混液腔2内同时进液和排液;螺纹杆10的下端穿出储液腔1外且该端固定有一个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第一锥齿轮7通过第二锥齿轮11带动螺纹杆10转动进而带动活塞9上下移动。
[0021]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个背板12,储液腔1、混液腔2、第一锥齿轮7均固定在背板12上。
[0022]所述的储液腔1内固定有一个竖直的限位杆13,限位杆13穿过活塞9的非圆心位置,且活塞9与限位杆13之间可相对滑动,限位杆13可避免活塞9随螺纹杆10转动。
[0023]所述的混液腔2的中部侧壁上装有一个转轴14,转轴14一端伸入混液腔2内且该端连接有一个螺旋状的玻璃棒15,转轴14的另一端位于混液腔2外且该端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带动转轴14和玻璃棒15转动对混液腔2内的菌液进行搅拌,将菌液混匀。
[0024]所述的转轴14与混液腔2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7,可防止漏液。
[0025]所述的混液腔2的顶部开有第一气孔18,储液腔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有一个第二气孔19,气孔用于维持腔体内外气压平衡。
[0026]所述的第一虹吸管3与混液腔2的配合处以及竖杆5与活塞9的配合处均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圈20,防止漏液。
[0027]所述的第一虹吸管3穿出混液腔2的一侧上加接有一段可变形的软管21,这样第一虹吸管3下压上升时,其穿过混液腔2的一端不用上下移动,第一虹吸管3与混液腔2配合处的密封可长久有效,同时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腔(1)和一个混液腔(2),储液腔(1)位于混液腔(2)上方,混液腔(2)内装有一个第一虹吸管(3),第一虹吸管(3)为一个倒置的U型,第一虹吸管(3)的第一端从混液腔(2)底部穿出混液腔(2)外,第一虹吸管(3)的第二端高于混液腔(2)内底面固定距离;储液腔(1)内安装有第二虹吸管(4),第二虹吸管(4)的第一端从储液腔(1)的顶部侧壁穿出并向下与混液腔(2)的顶部接通,第二虹吸管(4)的第二端伸入储液腔(1)内并向下折弯;第一虹吸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竖杆(5),竖杆(5)的上端穿出到混液腔(2)上方,且竖杆(5)的上端与混液腔(2)之间安装有使竖杆(5)向上复位的弹簧(6),混液腔(2)与储液腔(1)之间设有一个轴线沿前后方向的第一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7)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个径向的压杆(8),第一锥齿轮(7)转动过程中,压杆(8)会将竖杆(5)向下压;储液腔(1)内安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9),储液腔(1)中心安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竖直的螺纹杆(10),螺纹杆(10)穿透活塞(9)且与活塞(9)螺纹配合,螺纹杆(10)转动时可带动活塞(9)上下移动;螺纹杆(10)的下端穿出储液腔(1)外且该端固定有一个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分离菌液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背板(12),储液腔(1)、混液腔(2)、第一锥齿轮(7)均固定在背板(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林王丽荣张守平杜少甫卢晓辉秦保亮杜海燕胡元春程亮邹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