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丛龙专利>正文

串励电机转子轴齿正多边配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69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固定轴承轴1;轴承轴直径等于对角线大力矩六点线动力轴2;小力矩正六边对顶受力中点交叉动力轴3主动力齿轮卡簧槽4构成串励电机转子轴齿六边配置,其特征在于系列电机转子可依据轴直径、功率、材料力学性能决定设计大、小力矩正多边中点交叉动力输出(含概等三至等八边中点交叉)。(*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励电机转子轴齿正多边配置。目前,市场上电动工具电机多是串励电机,该电机转子轴与齿的结合,经常出现轴齿间隙过大、断裂故障,导致无法继续使用,造成材料浪费,缩短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确切地说造成故障原因,集中表现以下两大缺点一、圆周转动半径力矩小且受力点线短少。二、转子轴与主动齿轮接触面积小受力点过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大转动半径、受力面积和延长受力点线距离的多点对称性,进而达到轴齿间不会轻易变形和断裂,大大延长转子及主动齿轮使用寿命,提高机电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正多边形(正三—正八边)设计结构可实现扩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延长了受力点线距离。转动力矩大力的分解点多,表现为点与线的结合,负荷冲量突变时也不会引发变形断裂、降低对轴和齿接触面的材料力学性及工艺要求;它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当主动齿轮套于轴上时轴线可自动调节降低两齿咬合误差引起的噪声。该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大小多边结构对顶受力的中点交叉性,使力分解更趋均匀对称。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六边形结构示意图(实际应用可设计等三至等八角)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侧视图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串励电机转子轴齿正多边配置依次由轴承轴轴承轴直径等于对角线的大力矩多点线动力轴和小力矩正多边对顶受力中点交叉动力轴;主动齿轮卡簧槽四部分总成构件。附图1为串励电机转子轴齿正多边配置轴正六边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串励电机转子轴齿正多边配置的轴正六边结构由轴承轴1;轴承轴径等于对角线的大力矩六点线动力轴2;小力矩正六边对顶受力中点交叉动力轴3;主动齿轮卡簧槽4构成。如图2所示该专利技术可根据转子轴径、功率、材料力学性能决定设计等三至等八角中点交叉动力输出轴。权利要求1.一种由固定轴承轴1;轴承轴直径等于对角线大力矩六点线动力轴2;小力矩正六边对顶受力中点交叉动力轴3主动力齿轮卡簧槽4构成串励电机转子轴齿六边配置,其特征在于系列电机转子可依据轴直径、功率、材料力学性能决定设计大、小力矩正多边中点交叉动力输出(含概等三至等八边中点交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励电机轴齿正多边配置,主要由固定轴承轴、轴承轴直径等于对角线的大力矩多点线动力轴和小力矩正多边对顶受力中点交叉动力轴;主动齿轮卡簧槽四部分总成组成构件。特点在于可根据转子系列轴径、功率、材料力学性决定设计等三至等八边角中点交叉动力输出轴。优点在于转动力矩大,扩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延长受力点线距离,有效实现了力的多点分解;结果是有效延长转子轴齿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电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文档编号F16C3/02GK1590786SQ20031010191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丛龙 申请人:李丛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丛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丛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