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157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地球物理雕刻为基础,以岩溶地质综合研究为技术方法,综合判别各类缝洞体形成的背景与条件,划分井区岩溶缝洞类型控制区域,确定岩溶缝洞的发育规律与控制因素。针对每种岩溶缝洞类型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属性刻画;在分类识别的基础上组合形成最终的古岩溶缝洞结构,分析井区主要的厅堂洞分布位置与控因,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储量的动用状况,最终确定剩余储量分布位置,为油田高效开发奠定地质基础。该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古岩溶缝洞描述的方法与流程,对该类油藏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藏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藏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藏勘探开发
,涉及岩溶地质分析、三维地质雕刻、缝洞描述技术、缝洞的连通与分隔关系分析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学者针对古岩溶缝洞描述开展了地球物理、岩溶地质、地球化学、岩溶动力学等多角度的研究,确定了岩溶发生的主要时期。塔河油田奥陶系先后经历了加里东中期Ⅰ、Ⅱ、Ⅲ幕和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经过后期埋藏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缝洞结构。塔河地区可以分为中-上奥陶统剥蚀区与覆盖区,剥蚀区的岩溶作用主要以海西期为主,覆盖区的岩溶作用主要以加里东期为主,在中-上奥陶统覆盖较薄的过渡区存在两期岩溶作用的叠加;因此,剥蚀区的缝洞主要表现为暗河型管道、断裂控制的垂直溶洞、小规模缝洞体等较为复杂的缝洞组合;覆盖区的缝洞主要以断裂为核心,沿着断裂溶蚀扩大形成缝洞组合体,形式较为单一;过渡区两者都存在,但以断裂控制的溶蚀缝洞体为主,暗河型等缝洞类型有所减少。纵向上,剥蚀区的暗河、管道以为水平径流为主,具有明显的岩溶止溶层,缝洞底界较为稳定,受构造控制作用较强;覆盖区断溶体主要沿断裂纵向溶蚀扩大,局部发育水平径流,整体无统一的岩溶底面,构造控制作用较弱。
[0003]目前,关于岩溶缝洞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规律性认识,缺乏对具体缝洞体的影响及控制因素研究,缝洞内幕结构及缝洞间的关联关系的描述主要依靠单一地球物理属性雕刻。例如,振幅类属性主要用于三维空间雕刻大规模缝洞体的空间展布特征;波阻抗反演等相关属性主要用于在纵向上定位缝洞体的核心深度;GR反演、孔隙度反演等综合识别区域内的泥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充填特征;相干、张量、蚂蚁追踪、AFE等非连续性属性主要用于识别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断裂;边缘检测、最大非相似性、混沌等非连续检测属性识别小规模缝洞体等。具体单项地球物理雕刻技术相对较为完备。
[0004]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681013A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纵波传输信号;对地震纵波传输信号进行校正、保幅、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地震纵波传输信号确定目的层段地震波反射异常区;根据目的层段地震波反射异常区确定储层发育的近似位置;根据组合测井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特征确定目的层段近井储层类型及发育特征;根据压力恢复试井资料、以及压力恢复试井压力及压力倒数双对数曲线特征确定目的层段远井储层类型及发育特征;根据储层发育的近似位置、目的层段近井储层类型及发育特征、目的层段远井储层类型及发育特征构建储层的空间模型。这种方法单采地震波这单一地球物理属性,针对性弱,精确度低。
[0005]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465699A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该专利提出一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缝洞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用以计算振幅变化率,依据强弱标准和所述振幅变化率大小预测缝洞体发育规模。包括:获取测试对象的地震反射波振幅;根据所述反射波振幅计算振幅变化率;依据强弱标准和所述振幅变化率大小对
测试对象进行储层预测。这种预测方法,应用在塔河早期的主体区和现在的外围区,振幅变化率技术一直是井位部署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塔河地区钻井的统计表明,利用地震振幅变化率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但这种预测方法手段单一,适用性不强,无法做到对不同类型缝洞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精准化描述。
[0006]再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9425889A公开了一种用于刻画古岩溶暗河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地震波形分类分析技术对古岩溶暗河展布范围内地震波形做出细致分类,结合井点解释储集体特征,实现暗河内幕储集体发育特征刻画。地震波形分类分析方法在实际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可以完全无监督运行或者设置井参与运行,完全基于相邻地震道波形差异进行分类,同时可实现井点解释成果的标定,为分类结果提供地质解释依据,进一步指导油田精细开发。但该方法仅使用单一地球物理属性刻画缝洞,其适用性和准确度有待提高。
[0007]现有技术中古岩溶缝洞系统描述存在以下问题:
[0008]1)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在缝洞描述方面,目前国内外无有效的研究思路可供借鉴,现代岩溶研究主要停留在地表水文地质研究阶段,古溶洞内幕结构及缝洞间关联关系研究仅局限于宏观定性方面,亟需一种古岩溶缝洞精细描述的技术方法,为油藏精细开发提供依据。
[0009]2)单一地球物理属性三维雕刻准确度低,目前属性较为繁杂,每种属性的针对性不同,导致分析结果不一致,且每种地球物理属性的多解性较强,无法准确地反应真实可靠的缝洞体,且尚未形成多属性融合的系统雕刻技术,无法直接雕刻有效缝洞体,并判断缝洞体的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古岩溶缝洞综合描述技术,该技术根据古岩溶缝洞类型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属性雕刻方法,分析大规模厅堂洞的形成机理分析,确定其主要分布规律及分布区域,综合地质分析、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确定缝洞体内部充填特征,明确缝洞体的连通、分隔特征。该技术一改之前岩溶地质与缝洞刻画脱节的现象,使岩溶地质基础分析更加精细、地球物理刻画更加精确、为油田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依据岩溶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区分古岩溶缝洞类型,所述岩溶缝洞类型包括暗河型、断控型和表层型;
[0013](2)利用振幅类地震属性识别暗河岩溶缝洞类型,分析该种岩溶缝洞中大规模厅堂洞的形成机理及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
[0014](3)利用张量地震属性识别断控岩溶缝洞类型,分析该种岩溶缝洞中大规模厅堂洞的形成机理及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
[0015](4)利用最大似然属性识别表层淋滤缝洞类型,分析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
[0016](5)将步骤(1)-(4)识别的三种岩溶缝洞类型空间立体叠合,得到古岩溶缝洞整体结构。
[0017]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所述暗河型岩溶缝洞是指受暗河-管道综合控制发育的水平径流特征的溶洞,主要以水平缝洞发育为主,易充填,局部发育落水洞等入水口,发育大规模的缝洞;暗河型缝洞发育区域特征为,振幅变化率属性呈连续或间断条带状分布,且与相干或者张量属性相关性较差,平面上具有暗河的管道集中流特征,剖面上呈连续强反射特征。
[0018]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所述断控型岩溶缝洞是指以断裂为核心发育竖直向为主的溶洞,表层分隔,部分断裂深部发育径流特征,发育较大规模的缝洞;断控型缝洞发育区域特征为,振幅变化率层属性与相干、张量属性相关性较强,平面呈局部点状、整体线状分布特征,剖面呈竖直间断强反射、杂乱反射特征。
[0019]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所述表层型岩溶缝洞是指仅在表层发育的小规模溶蚀孔洞,在全区表层0-20ms内均有分布,全区均为表层型控制区域。
[0020]优选地,上述步骤(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岩溶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区分古岩溶缝洞类型,所述岩溶缝洞类型包括暗河型、断控型和表层型;(2)利用振幅类地震属性识别暗河岩溶缝洞类型,分析该种岩溶缝洞中大规模厅堂洞的形成机理及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3)利用张量地震属性识别断控岩溶缝洞类型,分析该种岩溶缝洞中大规模厅堂洞的形成机理及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4)利用最大似然属性识别表层淋滤缝洞类型,分析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5)将步骤(1)-(4)识别的三种岩溶缝洞类型空间立体叠合,得到古岩溶缝洞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振幅类地震属性选自均方根、瞬时能量、绝对振幅和振幅梯度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分析该种岩溶缝洞中大规模厅堂洞的形成机理时,通过落水洞发育特征结合暗河形态,判别厅堂洞的发育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判断缝洞体内部充填、连通和分隔特征时,采用泥质含量反演技术,建立地震分频属性与测井资料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反演泥质含量,预测充填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胡文革刘遥杨德彬王震吕艳萍金燕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