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1114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属于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地震波在煤系地层中砂岩、泥岩传播的频率衰减差异,首先通过对获取的已测含砂岩储层的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相对应的叠前道集;再将该井中砂岩段的测井数据替换成泥岩测井数据,并利用替换后的数据再次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相应的叠前道集;对替换前后得到的叠前道集进行频率分析,确定出砂岩段反射波的衰减情况;获取待预测的目标区域的叠前道集,根据砂岩段的反射波衰减情况对目标区域进行砂岩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复杂的叠后数据处理,减少了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属于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


技术介绍

[0002]煤系地层是指地下包含两层或多层煤的地层,这些煤层通常厚度在2-10米之间,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是指夹在两层或者多层煤之间的砂岩段,非储层是指煤层之间的泥岩段。
[000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一般是叠后属性反演的方法,具体过程是在叠后数据体上加载各种岩性测井曲线,通过各种计算将岩性测井曲线的信息插值到叠后剖面的层位上,从而实现储层预测。这种方法有两个巨大的局限;一是煤层对地震波有很强的屏蔽作用,煤层下面的砂岩反射较弱,很多情况下叠后体很难观测到反射层;二是叠后反演的方法的本质是利用已知井的砂岩测井数值在叠后体的层位上的插值,在井附近的预测校准,远离井、井少的地方预测效果就会差一些。
[0004]常规的煤层之中的储层预测技术,主要是基于叠后的子波分解重构、地震相位旋转、钻井属性与波形关系等技术。由于这些技术均是叠后对地震波进行二次处理,并使用其他领域的井数据,均会产生二次误差,影响预测计算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以解决目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精度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获取目标煤系地层中已测含砂岩储层的井的测井数据,并根据所获取的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该井对应的叠前道集,所述的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测井数据、纵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测井数据;
[0008]2)将步骤1)获取的测井数据中砂岩段的数据替换为泥岩数据,对替换后的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该井泥岩替换后的叠前道集;
[0009]3)对步骤1)和步骤2)的叠前道集进行频率分析,确定出砂岩段频率衰减变化规律;
[0010]4)获取目标煤系地层中待预测的叠前道集数据,并对其进行频率分析,根据砂岩段频率衰减变化规律进行砂岩储层的预测。
[0011]本专利技术利用地震波在煤系地层中砂岩、泥岩传播的频率衰减差异,首先通过对获取的已测含砂岩储层的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相对应的叠前道集;再将该井中砂岩段的测井数据替换成泥岩测井数据,并利用替换后的数据再次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相应的叠前道集;对替换前后得到的叠前道集进行频率分析,确定出砂岩段反射波的衰减情
况;获取待预测的目标区域的叠前道集,根据砂岩段的反射波衰减情况对目标区域进行砂岩预测。本专利技术无需复杂的叠后数据处理,减少了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确定出的砂岩段频率衰减变化规律为:
[0013]f=k
×
m+n
[0014]其中f为频率,m为偏移距,k为线性关系式的系数,n为常数。
[0015]进一步地,为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叠前道集的频率分析,所述的频率分析采用AVO软件实现。
[0016]进一步地,为保证叠前道集的准确性,提高频率分析的精度,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对获取的叠前道集数据进行保幅处理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1井原始测井数据示意图;
[0019]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1井原始测井数据正演模拟得到的叠前道集示意图;
[0020]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1井泥岩替换后的测井数据正演模拟得到的叠前道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1井替换后前后叠前道集频率分析结果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区块38口井的砂岩储层预测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4]在鄂南红河延安组的煤系地层中,砂岩、泥岩、煤层的密度的关系是这样的,砂岩的密度大于泥岩,泥岩的密度大于煤层,三者的声波时差关系为煤层时差大于泥岩,泥岩声波时差大于砂岩。根据这个关系可知,当地震波由煤层向下传播时,遇到密度较大的砂岩会产生新的波源,频率衰减变慢,而没有砂岩只有泥岩的地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频率衰减较快。基于此发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
[0025]本专利技术的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基于地震波在低密度的砂岩传播时频率衰减较慢,在高密度的泥岩传播频率衰减较快的特征,通过叠前地震的频率衰减特征进行砂岩储层预测。首先根据已测含砂岩储层的井的纵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速度数据,正演一个叠前道集;然后将该井的煤层之中砂岩段的纵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速度数据替换为泥岩的相应数据,利用替换后的数据正演得到另一个叠前道集;再将两个叠前道集进行比较,确定砂岩段地震波不同频率的衰减情况;获取待预测地层的叠前地震数据,根据砂岩段地震波不同频率的衰减情况对待预测地层的叠前地震数据的频率衰减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实现砂岩储层的判断。
[0026]下面以鄂南红河延安组的煤系地层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0027]1.获取已测含砂岩储层的井的声波测井数据、纵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测井数据,正演一个叠前道集。
[0028]对本实施例而言,假设鄂南红河延安组的煤系地层中A1井为包含砂岩储层的井,
则获取的A1井的相关测井数据,如图2所示,测井数据包括纵波测井数据、声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测井数据,如表1的左半部分所示,其中砂岩段为深度从1923.63m到1956.88m之间的地层段。根据表1中的A1井的原始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的正演模型如图3-a所示。
[0029]2.将上述测井数据中的砂岩段进行泥岩替换,并用替换后的泥岩的声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测井数据正演一个叠前道集。
[0030]对本实施例而言,将A1井中砂岩储层的测井数据(包括纵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测井数据)用对应的泥岩数据代替,将深度从1923.63m到1956.88m之间的地层中的测井数据用泥岩数据代替,其中声波测井数据为247.22,密度测井数据为2.19,纵波测井数据为4045.01,横波测井数据2314.07,结果如表1的右半部分。根据替换后的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的正演模型如图3-b所示。
[0031]表1
[0032][0033]3.比较两个正演模型在砂岩段地震波的频率不同衰减情况,
[0034]对本实施例而言,比较替换前后的正演模型,即将图3-a和图3-b的结果进行频率分析(可采用软件AVO实现),结果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砂岩、泥岩的频率均随偏移距的增加而减小、衰减,但砂岩的频率分布较低,相比泥岩衰减速度较慢。同时,根据频率分析结果可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系地层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目标煤系地层中已测含砂岩储层的井的测井数据,并根据所获取的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该井对应的叠前道集,所述的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测井数据、纵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以及横波测井数据;2)将步骤1)获取的测井数据中砂岩段的数据替换为泥岩数据,对替换后的测井数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该井泥岩替换后的叠前道集;3)对步骤1)和步骤2)的叠前道集进行频率分析,确定出砂岩段频率衰减变化规律;4)获取目标煤系地层中待预测的叠前道集数据,并对其进行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百征张宏王保战邓杰罗文刚成立胡天乐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