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壁挂式分体机产品一般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出风口位于面板体的下方;另一种是出风口位于面板体的上方。在上述两种壁挂式分体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位于面板体上方的出风口或位于面板体下方的出风口进行出风,以改善室内空气舒适度。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壁挂式分体机的出风方式比较单一,且会导致冷风直接吹人或热风无法下沉,导风范围小,用于的使用感不佳,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壁挂板和出风面板,壁挂板和出风面板间隔设置,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沿出风面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风道结构,设置在壁挂板和出风面板之间;导流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风道结构内,以通过调节导流件的导流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壳体(10),所述室内机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壁挂板(11)和出风面板(12),所述壁挂板(11)和所述出风面板(12)间隔设置,所述出风面板(12)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多个出风口沿所述出风面板(1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风道结构(20),设置在所述壁挂板(11)和所述出风面板(12)之间;导流件(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20)内,以通过调节所述导流件(30)的导流位置,使所述风道结构(20)可选择地与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12)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所述第一出风口(121)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22)的上方,所述风道结构(20)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0)具有第一子风道(21)、第二子风道(22)和主风道(23),所述第一子风道(21)和所述第二子风道(22)均与所述主风道(23)连通,所述第一子风道(21)远离所述主风道(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1)连通,所述第一子风道(21)靠近所述主风道(23)的一端形成第一连通口(211);所述第二子风道(22)远离所述主风道(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22)连通,所述第二子风道(22)靠近所述主风道(23)的一端形成第二连通口(221);所述导流件(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11)和所述第二连通口(2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22)之间,所述导流件(30)具有第一导流位置、第二导流位置和第三导流位置;当所述导流件(30)处于所述第一导流位置时,所述导流件(30)遮盖在所述第二连通口(221)处,以使所述风道结构(20)内的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121)流出;当所述导流件(30)处于所述第二导流位置时,所述导流件(30)遮盖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11)处,以使所述风道结构(20)内的风经所述第二出风口(122)流出;当所述导流件(30)处于所述第三导流位置时,所述导流件(30)避让所述第一连通口(211)和所述第二连通口(221)设置,以使所述风道结构(20)内的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1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22)流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所述第一导流面(31)靠近所述第一子风道(21)设置,所述第二导流面(32)靠近所述第二子风道(22)设置;当所述导流件(30)处于所述第一导流位置时,所述主风道(23)内的风在所述第一导流面(31)的导流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子风道(21);当所述导流件(30)处于所述第二导流位置时,所述主风道(23)内的风在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导流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二子风道(22);当所述导流件(30)处于所述第三导流位置时,所述导流件(30)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口(211)和所述第二连通口(221)的中间位置处,以使所述主风道(23)内的风在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导流作用下分别流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君,骆妍,丘晓宏,高玉平,张利,王于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