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81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多个上出风通道和多个下出风通道,多个上出风通道位于多个下出风通道的上方;各个上出风通道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顶部的上出风口,各个下出风通道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底部的下出风口;其中,多个上出风通道相独立地设置,多个下出风通道相独立地设置。该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的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的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落地式空调器常见为方形柜机或者圆形柜机,其气流组织为上送风或者前送风。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器在运行时,容易出现冷风吹人或者热风上浮不落地的问题,舒适性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多个上出风通道和多个下出风通道,多个上出风通道位于多个下出风通道的上方;各个上出风通道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顶部的上出风口,各个下出风通道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底部的下出风口;其中,多个上出风通道相独立地设置,多个下出风通道相独立地设置。
[0006]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多个上出风通道沿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分布方向布置;和/或多个下出风通道沿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分布方向布置。
[0007]进一步地,多个上出风通道包括第一上出风通道和第二上出风通道,多个下出风通道包括第一下出风通道和第二下出风通道,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风机组件,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设置在第一风道内的第一风机部件,第一风道包括第一上出风通道和第一下出风通道;第二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道和设置在第二风道内的第二风机部件,第二风道包括第二上出风通道和第二下出风通道;其中,第一风机部件位于第二风机部件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面板,第二上出风通道位于第一上出风通道靠近前面板的一侧,第一下出风通道位于第二下出风通道靠近前面板的一侧。
[0009]进一步地,第一风机部件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机部件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竖直面。
[0010]进一步地,第二上出风通道的至少部分通道和第一下出风通道的至少部分通道沿水平方向布置。
[0011]进一步地,第一风道包括位于第一上出风通道和第一下出风通道之间的第一风机安装腔,第一风机安装腔具有与第一上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一风口和与第一下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风口;第二风道包括位于第二上出风通道和第二下出风通道之间的第二风机安装腔,第二风机安装腔具有与第二上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三风口和与第二下出风通道连通的第
四风口;其中,第一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风口的第一挡板,第二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风口的第二挡板,第三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三风口的第三挡板,第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四风口的第四挡板。
[0012]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管路连通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0013]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多个上出风通道和多个下出风通道,多个上出风通道位于多个下出风通道的上方;其中,多个上出风通道相独立地设置,多个下出风通道相独立地设置。这样,通过控制各个上出风通道和各个下出风通道的通断,便可以使该空调室内机处于不同的出风模式。并且,各个上出风通道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顶部的上出风口,各个下出风通道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底部的下出风口。这样,根据用户的需要,便可以调整空调室内机的顶部和底部实现不同的出风方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5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的仰视图;
[0020]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7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状态时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0022]图8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状态时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10、第一风机组件;110、第一风道;11、上出风通道;111、第一上出风通道;112、第二上出风通道;113、第一风机安装腔;12、第一风机部件;20、第二风机组件;210、第二风道;21、下出风通道;211、第一下出风通道;212、第二下出风通道;213、第二风机安装腔; 22、第二风机部件;30、前面板;40、后面板;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第三挡板;54、第四挡板;61、上出风口;611、第一风机上出口;62、下出风口;621、第二风机下出口;70、换热器;80、蜗壳组件;81、第一风机下出风部;82、第二风机上出风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考图1至图5,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多个上
出风通道11和多个下出风通道21,多个上出风通道11位于多个下出风通道21的上方;各个上出风通道11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顶部的上出风口61,各个下出风通道21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底部的下出风口62;其中,多个上出风通道11相独立地设置,多个下出风通道21相独立地设置。
[0027]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多个上出风通道11和多个下出风通道21,多个上出风通道 11位于多个下出风通道21的上方;其中,多个上出风通道11相独立地设置,多个下出风通道21相独立地设置。这样,通过控制各个上出风通道11和各个下出风通道21的通断,便可以使该空调室内机处于不同的出风模式。并且,各个上出风通道11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顶部的上出风口61,各个下出风通道21具有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底部的下出风口62。这样,根据用户的需要,便可以调整空调室内机的顶部和底部实现不同的出风方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舒适性体验较差的问题。
[0028]本技术通过双离心风机实现空调器了的上下送风,通过制冷上送风或者制热下送风的气流组织达到更佳的舒适性需求,同时运行中根据房间负荷调节上下出风方式,达到快速制冷热的同时,舒适性更佳。
[0029]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30和后面板40,多个上出风通道11和多个下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式为:
[0030]多个上出风通道11沿前面板30和后面板40之间的分布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上出风通道(11)和多个下出风通道(21),所述多个上出风通道(11)位于所述多个下出风通道(21)的上方;各个所述上出风通道(11)具有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顶部的上出风口(61),各个所述下出风通道(21)具有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底部的下出风口(62);其中,所述多个上出风通道(11)相独立地设置,所述多个下出风通道(21)相独立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30)和后面板(40),所述多个上出风通道(11)沿所述前面板(30)和所述后面板(40)之间的分布方向布置;和/或所述多个下出风通道(21)沿所述前面板(30)和所述后面板(40)之间的分布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上出风通道(11)包括第一上出风通道(111)和第二上出风通道(112),所述多个下出风通道(21)包括第一下出风通道(211)和第二下出风通道(212),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风机组件(10),所述第一风机组件(10)包括第一风道(11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110)内的第一风机部件(12),所述第一风道(110)包括所述第一上出风通道(111)和所述第一下出风通道(211);第二风机组件(20),所述第二风机组件(20)包括第二风道(21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210)内的第二风机部件(22),所述第二风道(210)包括所述第二上出风通道(112)和所述第二下出风通道(212);其中,所述第一风机部件(12)位于所述第二风机部件(22)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相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青龙戴志炜冯帅飞李木湖刘钊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