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085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风道部件、新风风机和室内换热器,机壳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新风入口;风道部件设在机壳内,风道部件与机壳配合限定出间隔设置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辅助风道的出风端邻近主风道的出风端设置,主风道分别与出风口和第一室内风进口连通,辅助风道与出风口连通,风道部件包括主风机,主风机设在主风道内;新风风机设在机壳内,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新风入口连通,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辅助风道连通以朝向辅助风道送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量。而且,新风风机使得室内空气更清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感。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感。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空气调节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大多为一个,采用风轮将室内常温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将热交换空气从出风口送出,此热交换空气进入室内空间与室内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或提升室内温度的效果,上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小,换热效果差,而且在制冷或者制热时,无法给室内通入新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出风量大和洁净空气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新风入口;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机壳配合限定出间隔设置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所述辅助风道的出风端邻近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设置,所述主风道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连通,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部件包括主风机,所述主风机设在所述主风道内;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在机壳内,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辅助风道连通以朝向所述辅助风道送风;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主风机之间。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风道部件与机壳配合限定出间隔设置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辅助风道的出风端邻近主风道的出风端设置,在主风道的出风端出风时,辅助风道内的气流会被带出辅助风道,由此,可以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量,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更好。而且,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辅助风道连通以朝向辅助风道送风,使得新风风机可以驱动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流向辅助风道,主风道的出风端向室内输送冷风或者热风时,均可以带出辅助风道的新风,由此,使得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或制热时均可以引入室外新风,使得室内空气更清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部件包括具有风道开口的风道壳体,所述主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壳体内,所述主风机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限定出所述主风道,所述风道壳体的外壁和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辅助风道。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相对所述机壳可转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机位于所述风道部件的下方,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朝上以朝向所述辅助风道送风。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风机为离心风机。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二室内风进口,所述第二室内风进口与所述辅助风道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室内风进口。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风道为多个,每个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的外侧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辅助风道的出风端。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主体框架和壳体,所述主体框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入口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新风风机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风道部件与机壳配合限定出间隔设置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辅助风道的出风端邻近主风道的出风端设置,在主风道的出风端出风时,辅助风道内的气流会被带出辅助风道,由此,可以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量,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更好。而且,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辅助风道连通以朝向辅助风道送风,使得新风风机可以驱动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流向辅助风道,主风道的出风端向室内输送冷风或者热风时,均可以带出辅助风道的新风,由此,使得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或制热时均可以引入室外新风,使得室内空气更清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感。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0]获取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模式;
[0021]根据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模式调整所述风道壳体的所述风道开口的朝向;
[0022]判定是否调整出风角度;
[0023]若需要调整则调整所述风道壳体的所述风道开口的朝向。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可以便于调节风道开口的朝向,调节出风角度,从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风需求。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自动调节模式和手动调节模式,在所述自动调节模式,所述风道壳体往复转动,在所述手动调节模式,点动控制所述风道壳体转动。
[002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0030]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0031]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0032]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爆炸图;
[0038]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空调室内机100,
[0041]机壳1,
[0042]主体框架11,
[0043]骨架111,第一安装腔1111,安装口1112,第二安装腔1113,
[0044]固定架112,防护圈113,
[0045]壳体12,
[0046]左侧壁121,右侧壁122,第一室内风进口1211,
[0047]前面板123,出风口1231,
[0048]新风入口124,新风出口125,排污进风口126,排污出风口127,
[0049]后背板128,第二室内风进口128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新风入口;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机壳配合限定出间隔设置的主风道和辅助风道,所述辅助风道的出风端邻近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设置,所述主风道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连通,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部件包括主风机,所述主风机设在所述主风道内;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在机壳内,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辅助风道连通以朝向所述辅助风道送风;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主风机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包括具有风道开口的风道壳体,所述主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壳体内,所述主风机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限定出所述主风道,所述风道壳体的外壁和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辅助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相对所述机壳可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位于所述风道部件的下方,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朝上以朝向所述辅助风道送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正清郭绍胜石旭东张泉凡欧阳永豪牛力伟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