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72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模具本体、竖向主筋、横向箍筋,模具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多根竖向主筋,多根竖向主筋的外部表面等距离固定设置有多个横向箍筋,模具本体的内侧表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机构,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护机构;通过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滚轮,滚轮滚动于模具本体的内侧表面,使得定位机构上的套环始终处于模具本体的正中央,通过套环对竖向主筋和横向箍筋组成的钢筋笼进行定位,无需破坏模具本体的内部结构,保证混凝土浇灌完成后钢筋混凝土柱的美观。混凝土柱的美观。混凝土柱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求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
[0003]在向模具中放置钢筋笼时,由于模具的尺寸比钢筋笼的尺寸大,在放入钢筋笼后,钢筋笼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倾斜,进而影响整个桩的质量,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0004]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202022387103.1的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在放入钢筋笼时,先将滑块对准滑槽后再放入,防止钢筋笼放入后位置发生倾斜,进而保证桩的质量,减小安全隐患;
[0005]经研究发现;
[0006]该装置在制作时,需要在模具内部表面左右两侧制作滑槽,以方便滑块在滑槽内移动,而滑槽的制作导致在混凝土浇灌完后钢筋混凝土柱的外部表面会出现和滑槽一样的凸起,不仅影响美观,且浪费混凝土,还会影响后续住户的粉刷和装修;
[0007]且该装置的滑块滚珠,均会嵌入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不能取出,不仅浪费成本,且滑块会暴露在钢筋混凝土柱的外侧,接触空气后容易生锈,影响钢筋混凝土柱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模具本体、竖向主筋、横向箍筋,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多根竖向主筋,多根所述竖向主筋的外部表面等距离固定设置有多个横向箍筋;
[0011]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表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护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套环、横杆、万向轮和吊装环;
[0013]所述套环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套环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装环。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万向轮之间的距离等于模具本体的直径。
[0015]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安装板、旋转电机、旋转杆、第一绕线盘、第二绕线盘和钢丝绳;
[0016]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左侧,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部表面左侧固定设置
有第一绕线盘,所述旋转杆的外部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上均缠绕有钢丝绳。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分别处于两个吊装环的正上方,且两根钢丝绳分别绑接于吊装环上。
[0018]优选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有电动伸缩杆、固定块和弧形槽;
[0019]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设置于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右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弧形槽。
[0020]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直径等于旋转杆的直径,且弧形槽对应的弧角为180
°

[0021]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滚轮,滚轮滚动于模具本体的内侧表面,使得定位机构上的套环始终处于模具本体的正中央,通过套环对竖向主筋和横向箍筋组成的钢筋笼进行定位,无需破坏模具本体的内部结构,保证混凝土浇灌完成后钢筋混凝土柱的美观。
[0023]2.通过设置有动力机构,通过动力机构上的旋转电机带动旋转杆旋转,使得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分别对两根钢丝绳进行收线,通过钢丝绳带动定位机构往上移动,从而使得定位机构可对不同高度的钢筋笼进行定位。
[0024]3.通过设置有支护机构,通过电动伸缩杆杆带动固定块往上移动,使得固定块对旋转杆的右端进行支撑,保证旋转杆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定位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动力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支护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例说明:1、模具本体;2、竖向主筋;3、横向箍筋;4、套环;401、横杆;402、万向轮;403、吊装环;5、安装板;501、旋转电机;502、旋转杆;503、第一绕线盘;504、第二绕线盘; 505、钢丝绳;6、电动伸缩杆;601、固定块;602、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参照图1

4,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模具本体1、竖向主筋2、横向箍筋3,模具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多根竖向主筋2,多根竖向主筋2的外部表面等距离固定设置有多个横向箍筋3;
[0033]模具本体1的内侧表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机构,模具本体1 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护机构。
[0034]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有套环4、横杆401、万向轮402和吊装环403;
[0035]套环4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横杆401,横杆401的外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402,套环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装环403。
[0036]本实施例中,两个万向轮402之间的距离等于模具本体1的直径,方便定位机构嵌入于模具本体1内,且方便两个万向轮402滚动连接于模具本体1内。
[0037]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有安装板5、旋转电机501、旋转杆 502、第一绕线盘503、第二绕线盘504和钢丝绳505;
[0038]安装板5固定设置于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板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501,旋转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旋转杆502,旋转杆502外部表面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绕线盘503,旋转杆502的外部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绕线盘504,第一绕线盘 503和第二绕线盘504上均缠绕有钢丝绳505。
[0039]本实施例中,第一绕线盘503和第二绕线盘504分别处于两个吊装环403的正上方,且两根钢丝绳505分别绑接于吊装环403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主筋(2),所述竖向主筋(2)设置于模具本体(1)的内部;横向箍筋(3),所述横向箍筋(3)固定设置于多根竖向主筋(2)的外部表面;所述模具本体(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右侧安装有支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套环(4)、横杆(401)、万向轮(402)和吊装环(403);所述套环(4)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横杆(401),所述横杆(401)的外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402),所述套环(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装环(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万向轮(402)之间的距离等于模具本体(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用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安装板(5)、旋转电机(501)、旋转杆(502)、第一绕线盘(503)、第二绕线盘(504)和钢丝绳(505);所述安装板(5)固定设置于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生黄立宝王园园刘洋苏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