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65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表面粘贴有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顶部表面涂抹有荧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通过设置第一粘贴层、第二粘贴层、荧光层、第二编织层和条带的配合使用,便于延长荧光层的使用时限,使得面料本体在洗涤时,用户可以通过条带把带动荧光层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的分离,使其撕掉,之后把面料本体进行洗涤,在洗涤完成后,在通过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的黏贴把带有荧光层的第二编织层与面料本体结合,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荧光层的使用时限,改变传统因洗涤而是荧光层褪色的方式。变传统因洗涤而是荧光层褪色的方式。变传统因洗涤而是荧光层褪色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纺织品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在危险作业领域工作的工人对服装要求及其严格:必须具有优良的阻燃、抗静电性能,这是因为危险作业领域接触的东西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如在明火、静电等作业环境下极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同时当在夜间作业时,此类服装还必须具有高亮度的特性。如何通过多功能服装面料的开发来确保在这些危险作业领域工作的人员能够进行安全生产已经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荧光染料染色后,使面料具有警示作用,但是这种面料经过数次洗涤后荧光层会逐渐消失,从而导致警示作用降低,而且现有的面料抗菌效果不佳,舒适度不够。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解决了面料经过数次洗涤后荧光层会逐渐消失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所述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表面粘贴有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顶部表面涂抹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为长磷光荧光体,所述第一编织层顶部表面设置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与第二粘贴层的粘贴方式为魔术贴的固定方式,所述第二编织层顶部表面设置有条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层底端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是由防静电材质编织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底端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是由PVC薄膜制成,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通过黏胶层与加强层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加强层是由苎麻纤维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层下方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是由竹原纤维材质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抗菌层底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是由竹纤维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采用木代尔纤维材质制成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设置第一粘贴层、第二粘贴层、荧光层、第二编织层和条带的配合使用,便于延长荧光层的使用时限,使得面料本体在洗涤时,用户可以通过条带把带动荧光层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的分离,使其撕掉,之后把面料本体进行洗涤,在洗涤完成后,在通过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的黏贴把带有荧光层的第二编织层与面料本体结合,
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荧光层的使用时限,改变传统因洗涤而是荧光层褪色的方式,其次通过设置抗菌层,同时抗菌层采用竹原纤维材质制成,用竹原纤维编织的面料层,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不均匀,纤维面料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等,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吸湿透气的优良特性,最后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采用木代尔纤维材质制成,木代尔纤维编织层的面料层,具有涤纶的强力、超过棉纤维面料湿强力,而又具有吸湿、透气的人造纤维面料素纤维面料,织物手感非常柔软,织物耐洗涤,易着色,便于对荧光层的印染。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便于延长荧光层的使用时限,使得面料本体在洗涤时,用户可以通过条带把带动荧光层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的分离,使其撕掉,之后把面料本体进行洗涤,在洗涤完成后,在通过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的黏贴把带有荧光层的第二编织层与面料本体结合,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荧光层的使用时限,改变传统因洗涤而是荧光层褪色的方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第二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面料本体,2、第一编织层,3、荧光层,4、条带,5、第二编织层,6、第二粘贴层,7、第一粘贴层,8、防静电层,9、第一防水层,10、加强层,11、第二防水层,12、抗菌层,13、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为图1所示第二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编织层2,第一编织层2表面粘贴有第二编织层5,第二编织层5顶部表面涂抹有荧光层3,荧光层3为长磷光荧光体,第一编织层2顶部表面设置有第一粘贴层7,第二编织层5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层6,第一粘贴层7与第二粘贴层6的粘贴方式为魔术贴的固定方式,第二编织层5顶部表面设置有条带4第一编织层2底端设置有防静电层8,防静电层8是由防静电材质编织而成,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5采用木代尔纤维材质制成,通过设置第一粘贴层7、第二粘贴层6、荧光层3、第二编织层5和条带4的配合使用,便于延长荧光层3的使用时限,使得面料本体1在洗涤时,用户可以通过条带4把带动荧光层3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粘贴层7和第二粘贴的分离,使其撕掉,之后把面料本体1进行洗涤,在洗涤完成后,在通过第一粘贴层7和第二粘贴层6的黏贴把带有荧光层3的第二编织层5与面料本体1结合,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荧光层3的使用时限,改变传统因洗涤而是荧光层3褪色的方式,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5采用木代尔纤维材质制成,木代尔纤维编织层的面料层,具有涤纶的强力、超过棉纤维面料湿强力,而又具有吸湿、透气的人造纤维面料素纤维面料,织物手感非常柔软,织物耐洗涤,易着色,便于对荧光层3的印染。
[0022]防静电层8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第一防水层9底端设置有加强层10,加强层10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水层11,第一防水层9和第二防水层11是由PVC薄膜制成,第一防水层9和第二防水层11通过黏胶层与加强层10固定,加强层10是由苎麻纤维材质制成,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9和第二防水层11,便于提高面料本体1的防水性能。
[0023]第二防水层11下方设置有抗菌层12,抗菌层12是由竹原纤维材质制成,通过设置抗菌层12,同时抗菌层12采用竹原纤维材质制成,用竹原纤维编织的面料层,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不均匀,纤维面料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等,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吸湿透气的优良特性。
[0024]抗菌层12底端设置有亲肤层13,亲肤层13是由竹纤维材质制成,通过设置亲肤层13,便于提高用户使用面料的舒适度。
[0025]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编织层(2),所述第一编织层(2)表面粘贴有第二编织层(5),所述第二编织层(5)顶部表面涂抹有荧光层(3),所述荧光层(3)为长磷光荧光体,所述第一编织层(2)顶部表面设置有第一粘贴层(7),所述第二编织层(5)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层(6),所述第一粘贴层(7)与第二粘贴层(6)的粘贴方式为魔术贴的固定方式,所述第二编织层(5)顶部表面设置有条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层(2)底端设置有防静电层(8),所述防静电层(8)是由防静电材质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荧光功能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8)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所述第一防水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跃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显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