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绣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98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绣花面料,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表层和里层,表层的吸水率大于里层的吸水率,表层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导湿凸条和吸湿节部,吸湿节部线性阵列在导湿凸条上,表层和里层通过垂直于导湿凸条的导湿线缝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湿线和导湿凸条分别来提高水分在纬向和经向上的传递效果,水分沿着导湿线从里层传输到表层的导湿凸条上,表层和里层之间的吸水率差异实现了从里层到表层的单向导湿,吸湿节部与导湿凸条之间的吸水率差异提高了水分沿导湿凸条传递的效率,银离子纱线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效果,通过吸湿纱线提高了表层和吸湿节部的吸水率,通过海岛纤维提高了导湿线和导湿纱线的导湿效率。湿效率。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绣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绣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绣花面料是在面料上通过绣花工艺形成绣花图案,具有良好的美观作用,常用于窗帘、墙布、沙发套等家纺用品上,而在面料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潮湿,水分集中在面料的一部分上时难以干燥,而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面料的抗菌性能下降。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绣花面料。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绣花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的吸水率大于里层的吸水率,所述表层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导湿凸条和吸湿节部,所述吸湿节部线性阵列在导湿凸条上,所述表层和里层通过垂直于导湿凸条的导湿线缝合。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包括梳栉GB1和梳栉GB2,所述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

0/1

2/1

0/2

3/1

3/2

1,所述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3

4/3

2/3

4/2

1/3

1/2

3。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还包括梳栉GB3,所述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2

1/2

3/2

1/2

3/2

1/2

3。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和梳栉GB2均由吸湿纱线组成,所述梳栉GB3由导湿纱线组成。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纱线和导湿线均由海岛纤维加捻而成。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由银离子纱线编织而成。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相互垂直的导湿线和导湿凸条分别来提高水分在纬向和经向上的传递效果,水分沿着导湿线从里层传输到表层的导湿凸条上,表层和里层之间的吸水率差异实现了从里层到表层的单向导湿,吸湿节部与导湿凸条之间的吸水率差异提高了水分沿导湿凸条传递的效率,银离子纱线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效果,通过吸湿纱线提高了表层和吸湿节部的吸水率,相邻吸湿节部之间不仅靠吸湿凸条连接,在同一经向直线上的吸湿节部本身由同组两条纱线形成,提高了水分在相邻节部之间传递的效率,通过海岛纤维提高了导湿线和导湿纱线的导湿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梳栉GB1的垫纱运动图;
[0014]图3为梳栉GB2的垫纱运动图;
[0015]图4为梳栉GB3的垫纱运动图;
[0016]图5为导湿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表层;2、里层;3、导湿凸条;4、吸湿节部;5、导湿线;6、海岛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一种抗菌绣花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表层1和里层2,表层1的吸水率大于里层2的吸水率,表层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导湿凸条3和吸湿节部4,吸湿节部4线性阵列在导湿凸条3上,表层1和里层2通过垂直于导湿凸条3的导湿线5缝合,里层2由银离子纱线编织而成,具体为表层1和里层2通过纬向设置的导湿线5缝合连接,表层1上形成在纬向上间隔设置的导湿凸条3,吸湿节部4沿着导湿凸条3在经向上呈线性阵列,里层2由银离子纱线经编成经平组织,通过相互垂直的导湿线5和导湿凸条3分别来提高水分在纬向和经向上的传递效果,水分沿着导湿线5从里层2传输到表层1的导湿凸条3上,表层1和里层2之间的吸水率差异实现了从里层2到表层1的单向导湿,吸湿节部4与导湿凸条3之间的吸水率差异提高了水分沿导湿凸条3传递的效率,银离子纱线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效果。
[0020]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表层1包括梳栉GB1和梳栉GB2,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

0/1

2/1

0/2

3/1

3/2

1,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
[0021]3‑
4/3

2/3

4/2

1/3

1/2

3,表层1还包括梳栉GB3,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2

1/2

3/2

1/2

3/2

1/2

3,梳栉GB1和梳栉GB2均由吸湿纱线组成,梳栉GB3由导湿纱线组成,导湿纱线和导湿线5均由海岛纤维6加捻而成,具体为梳栉GB1和梳栉GB2的交叠处形成吸湿节部4,梳栉GB3形成导湿凸条3,吸湿纱线由棉纤维加捻而成,导湿纱线和导湿线5均由三股海岛纤维6加捻而成,通过吸湿纱线提高了表层1和吸湿节部4的吸水率,相邻吸湿节部4之间不仅靠吸湿凸条连接,在同一经向直线上的吸湿节部4本身由同组两条纱线形成,提高了水分在相邻节部之间传递的效率,通过海岛纤维6提高了导湿线5和导湿纱线的导湿效率。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绣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的吸水率大于里层的吸水率,所述表层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导湿凸条和吸湿节部,所述吸湿节部线性阵列在导湿凸条上,所述表层和里层通过垂直于导湿凸条的导湿线缝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绣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包括梳栉GB1和梳栉GB2,所述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

0/1

2/1

0/2

3/1

3/2

1,所述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3

4/3

2/3

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求金佩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显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