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炉进料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44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了更换溜槽的难度,提高了放铜的连续性的阳极炉进料溜槽,包括自闪速吹炼炉炉口向阳极炉延伸的固定溜槽,固定溜槽下端出口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活动溜槽单元,活动溜槽单元交替移动至固定溜槽下端出口位置处并与之衔接,活动溜槽单元的下端与阳极炉炉口对应。上述方案中,将溜槽下段易损坏段设计为活动溜槽单元,可以快速更换损坏溜槽,避免因更换末端溜槽影响生产,同时操作简便,检修换下的溜槽时间充裕,工作温度相对较低,大大降低劳动量,最终要的是降低人员在阳极炉口处更换溜槽的风险。在阳极炉口处更换溜槽的风险。在阳极炉口处更换溜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阳极炉进料溜槽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阳极炉进料溜槽。

技术介绍

[0002]由精炼矿火法冶炼生产阳极铜的工艺一般先将硫化铜精矿经过造硫熔炼得到铜锍,再将铜锍送入闪速吹炼炉吹炼成粗铜,粗铜经阳极炉脱硫、除氧后,成为纯度为99.5%的阳极铜。闪速吹炼炉产出粗铜熔体需通过溜槽导流到后续工段阳极炉内,整条溜槽从上而下倾角20
°
,进入阳极炉口处倾角加大到30
°
。整条溜槽采用多个长300mm的短溜槽排列拼接而成,每个短溜槽拼接过程都需要固定,防止使用过程移位,固定方式采用预先焊接安装一条尺寸比溜槽大30%的钢壳溜槽,钢壳溜槽长度和角度保证与承载铜水的溜槽一致,将每个短溜槽装进尺寸较大的钢壳中,钢壳与短溜槽之间的空隙填装满捣打料,这样所有拼接的短流槽周围都由钢壳和捣打料固定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不会移位,溜槽由铜口一直拼接延伸至阳极炉口上方。因进入阳极炉口处几块短溜槽倾斜角度大,铜水流速快,导致这几块溜槽接缝处冲刷大,损耗较快,容易渗铜,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溜槽出口处的钢壳受铜水回流容易烧坏,需要停产维修,而且此处又在阳极炉口的上方,环境温度高,更换施工难度大,频繁出故障,影响放铜连续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了更换溜槽的难度,提高了放铜的连续性的阳极炉进料溜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阳极炉进料溜槽,包括自闪速吹炼炉炉口向阳极炉延伸的固定溜槽,固定溜槽下端出口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活动溜槽单元,活动溜槽单元交替移动至固定溜槽下端出口位置处并与之衔接,活动溜槽单元的下端与阳极炉炉口对应。
[0005]上述方案中,将溜槽下段易损坏段设计为活动溜槽单元,可以快速更换损坏溜槽,避免因更换末端溜槽影响生产,同时操作简便,检修换下的溜槽时间充裕,工作温度相对较低,大大降低劳动量,最终要的是降低人员在阳极炉口处更换溜槽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溜槽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07]图2为活动溜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一种阳极炉进料溜槽,包括自闪速吹炼炉A炉口向阳极炉B延伸的固定溜槽10,固定溜槽10下端出口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活动溜槽单元20,活动溜槽单元20交替移动至固定溜槽10下端出口位置处并与之衔接,活动溜槽单元20的下端与阳极炉B炉口对应。
将溜槽下段易损坏段设计为活动溜槽单元20,可以快速更换损坏溜槽,避免因更换末端溜槽影响生产,同时操作简便,检修换下的溜槽时间充裕,工作温度相对较低,大大降低劳动量,最终要的是降低人员在阳极炉口处更换溜槽的风险。
[0009]所述的活动溜槽单元20包括移动小车21和固定在移动小车21上的流槽段22,移动小车21下方设置有轨道23,移动小车21沿着轨道 23移动至固定溜槽10下端出口位置处或检修处。多个载有流槽段22的移动小车21分别放置在道23上,待准备排放熔体时将一个移动小车21 电动驱动推入指定位置,接触限位后停下,排放熔体时上方主溜槽熔体流下落入到末端移动小车21的流槽段22内,在流槽段22内短暂停留后又再次流入到下方阳极炉B内,使用到期后将此移动小车21退出来,将提前备用的另一个移动小车21推入指定位置继续输送熔体,而使用到期的流槽段22有充足时间更换或修补,并且检修区域已远离阳极炉口,工作环境温度降低很多。
[0010]考虑到成本问题,活动溜槽单元20共设置有两组,且轨道23为整体位于水平内的人字形结构,如图2所示,两组活动溜槽单元20交替移动至人字形轨道23的共用段,共用段处流槽段22的上端与固定溜槽 10下端衔接。两组活动溜槽单元20的设置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维修情况。
[0011]固定溜槽10和流槽段22均倾斜向下布置,且流槽段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固定溜槽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闪速吹炼炉A产出粗铜熔体需通过溜槽导流到后续工段阳极炉B内,整条溜槽从上而下倾角20
°
,进入阳极炉口处倾角加大到30
°
,因此这里也是同样的设置。
[0012]优选的,固定溜槽10的倾斜角度为20
°
,流槽段22倾斜角度为 30
°
。流槽段22长约2m,流槽段22倾角与现有技术中一样,选择30
°
,有利于熔体的流动。
[0013]为了使得固定溜槽10里的熔体能够进入到流槽段22内,流槽段22 上端的高度低于或等于固定溜槽10下端的高度。
[0014]轨道23上设置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采集移动小车21的位置并控制移动小车21的启停。待准备排放熔体时将一个移动小车21电动驱动推入指定位置,接触限位后停下,排放熔体时上方固定溜槽10内的熔体流下落入到末端小车流槽段22内,安全可靠。
[0015]移动小车21由电动方式和手动方式驱动,防止自动驱动损坏后移动小车21无法动作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极炉进料溜槽,包括自闪速吹炼炉(A)炉口向阳极炉(B)延伸的固定溜槽(10),其特征在于:固定溜槽(10)下端出口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活动溜槽单元(20),活动溜槽单元(20)交替移动至固定溜槽(10)下端出口位置处并与之衔接,活动溜槽单元(20)的下端与阳极炉(B)炉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炉进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溜槽单元(20)包括移动小车(21)和固定在移动小车(21)上的流槽段(22),移动小车(21)下方设置有轨道(23),移动小车(21)沿着轨道(23)移动至固定溜槽(10)下端出口位置处或检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极炉进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活动溜槽单元(20)共设置有两组,且轨道(23)为整体位于水平内的人字形结构,两组活动溜槽单元(20)交替移动至人字形轨道(23)的共用段,共用段处流槽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印华任鹏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