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坤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21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机,特别是一种经改进的永磁电动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是由转子、定子组成,定子上有绕组,转子上镶嵌和/或粘接有永磁体,在电机定子的内圆上设有与定子相接触的薄壁导磁金属环,其环的轴向长度应与定子的轴向长度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机,特别是一种经改进的永磁电动机。
技术介绍
永磁电动机由于具有扭矩大,结构相对简单等多种优点,在工业界多有使用。但永磁电动机因在起动时有较大的负力矩,使其起动时较为困难。根据现阶段的研究表明,永磁电动机起动时的负力矩主要由凸极效应转矩、发电制动转矩和磁阻转矩三部分构成,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参见《稀土永磁电机》一书(李钟明等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如何减小永磁电动机起动时的负力矩是本领域一直在设法解决的问题。曾有文献介绍采用一些极为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减小电机的起动力矩,但因其过于复杂而难以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永磁电机,该电机能有效减小电机起动时的负力矩,改善永磁电机的起动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上相同,即电机也是由转子、定子组成,定子上有绕组,转子上镶嵌和/或粘接有永磁体,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是在电机定子的内圆上设有与定子相接触的薄壁导磁金属环,其环的轴向长度应与定子的轴向长度相等。根据相关的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其导磁金属环的径向厚度应等于定子槽(也就是设置定子绕组的空间)下端开口宽度的1/7~1/3。根据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大减小电机起动力矩,大大改善了永磁电机的起动性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又非常简单。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永磁电机定子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定子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为定子,2为定子齿,3为定子槽,4为定子槽下端开口,5为导磁金属环。a为定子槽下端开口的宽度,b为导磁金属环的径向厚度。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附图解说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两者的不同点。附图1为现有永磁电机的定子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在定子1上设有相间的齿2和槽3,槽3的空间是用于放置绕组。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的定子部分的局部剖面图,从图2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仅在于在定子1的内圆处设置有一个与定子紧密接触的用以导磁的金属薄壁环5,其环的轴向长度与定子轴向长度相等。这里所述的紧密接触是指环与定子间磁路导通。一般来讲,环5可以采用软铁或含碳量低的金属制造。根据相关的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环的径向厚度可以取定子槽下端开口4的宽度的1/7~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是功率为300W的永磁电机。当电机采用现有技术时,即定子为图1所示的结构时,其实测电机起动力矩为0.102N·M。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即采用附图2所示的结构时,电机的起动力矩降为0.065N·M,较现有的永磁电机降低了36%。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及其上的绕组,其特征在于在定子的内圆上设有与定子相接触的薄壁导磁金属环,环的宽度与定子宽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导磁金属环的厚度等于定子槽下端开口宽度的1/7~1/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机,特别是一种经改进的永磁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是由转子、定子组成,定子上有绕组,转子上镶嵌和/或粘接有永磁体,在电机定子的内圆上设有与定子相接触的薄壁导磁金属环,其环的轴向长度应与定子的轴向长度相等。文档编号H02K1/12GK1801576SQ200510096250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国坤, 崔国平, 姬全胜, 沈积强, 李珂, 王朝贤, 尹一伟, 陈朝闻 申请人:李国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及其上的绕组,其特征在于在定子的内圆上设有与定子相接触的薄壁导磁金属环,环的宽度与定子宽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坤崔国平姬全胜沈积强李珂王朝贤尹一伟陈朝闻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