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换位加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管材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1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换位加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管材切割机,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伸缩气缸、偏心座、定位座、切锯片。对钢管进行头尾切除时,通过在偏心座设置相互传动的主转轴与副转轴,使得定位座沿偏心座滑动时,能够在压力杆与锥形块的接触下,通过外力或压力弹簧控制多边嵌合件选择与主转轴、副转轴脱离或接合,以控制切锯片旋转和移位至钢管的内孔或外侧位置,在此基础上,钢管不与主转轴和副转轴同轴,使得切锯片基座的施力单元带动下以偏心方式对钢管内切割和对钢管内、外打磨一体化操作。因此,通过内切割和对接主转轴、副转轴控制切锯片旋转和移位方式,不仅能有效防止溅射,还能完成切割、打磨一体化工作,有效降低成本与提高加工效率。有效降低成本与提高加工效率。有效降低成本与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换位加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管材切割机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内外换位加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管的制造工艺繁杂,一般的钢管制造后通常为钢管坯,该钢管坯的两个端头通常都比较粗糙,为使钢管坯的长度、端头平滑度、粗糙度等达到使用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对钢管坯进行一系列切头,切尾或按所需长度进行切割处理。以使钢管达到准确的长度要求和端部达到平整、光滑以有利于下道工序的目的,特别是成品管材对端头切割质量要求更高。
[0003]现有的钢管切割机一般是通过将钢管安放在切割台上,然后通过切割机对切割台上的钢管进行头尾切割。现有的钢管切割机械通常为自钢管外部进行切割,此操作就需要切割片厚度大于钢管的直径或将钢管转动进行切割,切割碎屑飞溅严重,毛刺多位于内侧面,不利于后续的打磨,并且在后续打磨时还需要特地移动到打磨床上进行对位打磨,大大增加了工艺、设备和人员的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自钢管外部进行切割,会造成切割碎屑飞溅和后续打磨难度大,增加处理成本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换位加工结构,其中,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施力单元;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施力单元相连;伸缩气缸,所述驱动轮动力连接所述伸缩气缸,通过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伸缩气缸转动;偏心座,所述偏心座与所述伸缩气缸相连,所述偏心座中具有:驱动电机;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端相连,所述主转轴具有多边槽;副转轴,所述副转轴与所述主转轴相连,所述副转轴具有多边槽,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副转轴不与待加工钢管同轴;滑槽,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副转轴的多边槽与所述滑槽连通;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座中具有:多边嵌合件,所述多边嵌合件伸缩连接在所述定位座的伸缩腔中,所述多边嵌合件嵌入在所述主转轴或所述副转轴的多边槽中;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与所述多边嵌合件相连;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与所述多边嵌合件相连;压力杆,所述压力杆抵在所述锥形块的锥形面;切锯片,所述切锯片通过动力轴与所述定位座相连,所述切锯片的侧端安装有凸出的砂片,切锯片与所述砂片的直径大小小于待加工钢管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外换位加工结构,其中,所述伸缩气缸穿过所述基座中的套轮,所述套轮通过履带连接所述驱动轮,所述施力单元为把手或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外换位加工结构,其中,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副转轴上设有环形槽,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副转轴通过自身上的环形槽与履带相连,使得所述履带实现将所述主转轴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峰王忠华张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宝优特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