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极与变功率相结合的电机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10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变极与变功率相结合的电机绕组,它涉及电机绕组结线方式的改进,它解决了变极电机无法改变输出功率,及变功率电机无法同时变极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极与变功率相结合的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包括A、B、C三相绕组,上述每相绕组都分为二小段,每小段均有首、尾两个引出端,每小段都含有m个线圈(m=1、2、…),整个电机绕组共有十二个引出端,它们通过继电器进行切换可以获得下述三种结构:1)一个极数为P的第一功率状态下的双星形联结的电机绕组;2)一个极数为P的第二功率状态下的星形联结的电机绕组;3)一个极数为Q的第二功率状态下的星形联结的电机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特有的定子绕组的排列方式,最终实现在变功率的同时达到变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绕组结线方式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变功率电动机很多,多是通过继电器控制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变功率的目的;变极电机也很多,例如,油田采油用的螺杆泵抽油机,它可以获到不同的转速。但是螺杆泵抽油机却无法改变输出的功率,无法依据油田油层的变化改变输出的功率,当输出功率小时,即处于轻负载工况下,形成大马拉小车,导致电动机的效率下降,这时就需要改变电动机的绕组连接方式,使与输出功率相匹配,从而得到较高的效率与功率因数,起到节能的目的,于是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如何使电机绕组在变极的同时也能变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变极电机无法改变输出功率,及变功率电机无法同时变极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变极与变功率技术相结合的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变极与变功率相结合的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包括A、B、C三相绕组,上述每相绕组都分为二小段,每小段均有首、尾两个引出端,每小段都含有m个线圈(m=1、2、…),A相绕组第一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A11、末引出端标记为A12,A相绕组第二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A21、末引出端标记为A22,B相绕组第一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B11、末引出端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变极与变功率相结合的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包括A、B、C三相绕组,上述每相绕组都分为二小段,每小段均有首、尾两个引出端,每小段都含有m个线圈,A相绕组第一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A11)、末引出端标记为(A12),A相绕组第二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A21)、末引出端标记为(A22),B相绕组第一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B11)、末引出端标记为(B12),B相绕组第二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B21)、末引出端标记为(B22),C相绕组第一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C11)、末引出端标记为(C12),C相绕组第二段的首引出端标记为(C21)、末引出端标记为(C22),整个电机绕组共有十二个引出端,它们通过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力陈文彪沈稼丰黄士鹏夏德媛周封宋德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李伟力沈稼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