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先友专利>正文

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78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涉及建筑基坑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使用的面积,进而不便于进行使用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前后两侧设有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的控制件右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插入有旋转柱;定位结构,所述主体左侧与移动结构的移动件右侧设有定位结构。转动转轴,转轴底部就会在内槽底部开设的旋转槽内部转动,转轴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控制块进行移动,控制块在内槽内部移动时就会带动插件在内槽移动,从而带动控制件移动,控制件右端移动的同时,左端就会通过旋转柱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调节使用的距离,进而便于使用。进而便于使用。进而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基坑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0003]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使用的面积,进而不便于进行使用,且现有的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对装置支撑的结构不够完善,进而不便于进行使用。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使用的面积;对装置支撑的结构不够完善的问题。
[0006]本技术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矩形柱状结构,所述主体(1)右侧设有辅助件(101),且辅助件(101)内部开设有抽拉槽(102),所述主体(1)前后两侧设有旋转柱(104);移动结构(2),所述主体(1)右侧设有移动结构(2),且移动结构(2)的移动件(201)插入在主体(1)右侧的辅助件(101)内部开设的抽拉槽(102)内部;控制结构(3),所述主体(1)前后两侧设有控制结构(3),所述控制结构(3)的控制件(301)右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插入有旋转柱(104);定位结构(4),所述主体(1)左侧与移动结构(2)的移动件(201)右侧设有定位结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辅助件(101),所述主体(1)右侧设有均匀排列的辅助件(101),且辅助件(101)为矩形结构;抽拉槽(102),所述辅助件(101)内部开设有抽拉槽(102),且抽拉槽(102)截面为T形结构;调节件(103),所述主体(1)左侧设有调节件(103),且调节件(103)为U形结构,所述调节件(103)内侧两侧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旋转柱(104),所述主体(1)前后两侧设有旋转柱(104),且旋转柱(104)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2)包括:移动件(201),所述主体(1)右侧设有移动件(201),且移动件(201)为矩形柱状结构,所述移动件(201)右侧还设有调节件(103);抽拉件(202),所述移动件(201)左侧设有均匀排列的抽拉件(202),且抽拉件(202)截面为T形结构,并且抽拉件(202)插入在抽拉槽(102)内部;内槽(203),所述抽拉件(202)内部开设有内槽(203),且内槽(203)为矩形结构,并且内槽(203)前后两端为腰圆状结构,所述内槽(203)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内槽(203)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贯穿抽拉件(202)的圆孔,所述内槽(203)中间位置插入有转轴,且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友
申请(专利权)人:王先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