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75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腔体衔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够承载腔体的一端;第二输送机构,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能够承载腔体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高度,以及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水平间距。本方案提供的腔体衔接装置能输送不同外轮廓尺寸的腔体。的腔体。的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体衔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腔体衔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微波炉工厂在进行微波炉腔体的烤漆作业时,为增加设备的产能,每个挂具上会挂多个微波炉腔体,微波炉腔体从挂具下挂之后,需要采用设备对腔体进行后续的作业。为推进工厂工业4.0的发展,实现自动化的替代,需要在腔体下挂后将腔体自动输送至后续的生产设备。然而不同规格的腔体,腔体的外轮廓尺寸可能不一致,导致现有衔接的输送设备无法适应不同规格的腔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腔体衔接装置,该腔体衔接装置能输送不同外轮廓尺寸的腔体。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腔体衔接装置,包括:
[0006]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够承载腔体的一端;
[0007]第二输送机构,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能够承载腔体相对的另一端;
[0008]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高度,以及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水平间距。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配置为能够升降而使所述第一承载面升降,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高度;
[0010]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配置为能够水平移动而使所述第二承载面水平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水平间距。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伺服系统,所述伺服系统设有输出升降运动的升降端以及输出水平运动的平移端,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升降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平移端。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系统包括多个子伺服系统,所述子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丝杠、螺母;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所述丝杠转动式安装,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杠;其中一个所述子伺服系统的所述丝杠竖直放置,套设于竖直放置的所述丝杠的螺母配置为所述升降端,其中另一个所述子伺服系统的所述丝杠水平放置,套设于水平放置的所述丝杠的螺母配置为所述平移端。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沿着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所述第一承载面设有能够承载所述腔体的后板的第一衔接区与第一定位区;沿着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所述第二承载面设有能够承载所述腔体的前板的第二衔接区与第二定位区;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配置为能够对所述腔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
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区和所述第二定位区构成的定位区处。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推正件,所述推正件设于所述第一衔接区或所述第二衔接区,所述第一驱动器设有能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端,所述推正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端。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对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定位件,所述第二驱动器设有能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端,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端;其中一组所述定位组件的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区并能朝所述第二定位区运动,另一组所述定位组件的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区并能朝所述第一定位区运动。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沿着高度方向分布的多块定位板。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多个阻挡件,所述第一衔接区和所述第二衔接区构成衔接区,所述衔接区的出口处和所述定位区的入口处之间设有一所述阻挡件,所述定位区的出口处设有另一所述阻挡件。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设有第三驱动端,所述阻挡件固定于所述第三驱动端,所述阻挡件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空隙内,且所述阻挡件受所述第三驱动端的带动能露出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或所述第二承载面。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引导板,所述引导板设于所述定位区的入口处的侧边,所述引导板设有向所述定位区外侧弯折的弯折段。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多个过渡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的末端设有一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的末端设有另一所述过渡板。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动力源、传动组件及输送带,所述动力源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输送带运转,所述输送带配置为皮带、输送辊或者履带。
[0022]在本申请中,腔体衔接装置能用于腔体生产线的中转衔接,如在前一设备对腔体作业完成后,需将腔体输送至后一设备继续进行作业,本申请的腔体衔接装置可以将腔体从前一设备输送至后一设备。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能够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高度可以调节,高度方向不平齐的腔体后板和腔体前板放置在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可以使第一承载面高于或低于第二承载面,进而使腔体达到平放的效果。调节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之间的水平间距,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腔体。同时由于腔体下端设有凸包,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可以避位腔体的凸包,使腔体的凸包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空隙内。
[00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4]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0025]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立体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立体的子伺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衔接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衔接装置衔接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示出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4]第一输送机构100;第一承载面110;第二输送机构200;第二承载面210;子伺服系统300;丝杠310;螺母320;伺服电机330;第一驱动器410;推正件420;定位组件500;定位件510;定位板511;第二驱动器520;阻挡件610;第三驱动器620;引导板700;弯折段710;过渡板800;衔接区910;第一衔接区911;第二衔接区912;定位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够承载腔体的一端;第二输送机构,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能够承载腔体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高度,以及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水平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配置为能够升降而使所述第一承载面升降,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配置为能够水平移动而使所述第二承载面水平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水平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伺服系统,所述伺服系统设有输出升降运动的升降端以及输出水平运动的平移端,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升降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平移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体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系统包括多个子伺服系统,所述子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丝杠、螺母;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所述丝杠转动式安装,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杠;其中一个所述子伺服系统的所述丝杠竖直放置,套设于竖直放置的所述丝杠的螺母配置为所述升降端,其中另一个所述子伺服系统的所述丝杠水平放置,套设于水平放置的所述丝杠的螺母配置为所述平移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腔体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所述第一承载面设有能够承载所述腔体的后板的第一衔接区与第一定位区;沿着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所述第二承载面设有能够承载所述腔体的前板的第二衔接区与第二定位区;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配置为能够对所述腔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区和所述第二定位区构成的定位区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体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衔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推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宇强
申请(专利权)人: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