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150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板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被构造成适于连续送料,所述输送机构配套设置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上料至所述输送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用于从所述输送机构上下料,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输送机构同步移动以用于上料或下料。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可以实现输送机构连续送料的过程中的上料或下料,提高极板输送效率。提高极板输送效率。提高极板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板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设备
,尤其涉及有色金属冶炼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极板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铜冶炼中,通常会在熔炼车间和电解车间之间设置极板堆场,并通过叉车实现极板在三个地点之间的转运:叉车从熔炼车间的浇铸机处取出浇铸好的阳极板,送至堆场堆存;在电解车间的阳极整形机组工作时,再由叉车从堆场取出阳极板,送至阳极整形机组进行极板处理;叉车从电解车间的残极机组取出残极板,送往堆场堆存;在残极板需要回炉时,再由叉车从堆场取出残极板,送往熔炼车间的残极加入机或其他入炉装置中。
[0003]这种通过叉车转运极板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同时叉车在车间内外来回穿梭,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近几年,各冶炼厂及设计院所开始逐步探索取消叉车的自动化输送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极板输送系统,可以实现输送机构连续送料的过程中的上料或下料,提高极板输送效率。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被构造成适于连续送料,所述输送机构配套设置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上料至所述输送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用于从所述输送机构上下料,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输送机构同步移动以用于上料或下料。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可以实现输送机构连续送料的过程中的上料或下料,提高极板输送效率。/>[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可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吊具和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与所述吊具相连,以驱动所述吊具连续运动,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与所述吊具同步移动以上下料。
[0009]可选地,所述吊具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吊挂件和第二吊挂件,所述第一吊挂件和所述第二吊挂件相对布置,以适于吊挂极板沿宽度方向两侧的挂耳,所述第一吊挂件和所述第二吊挂件沿所述输送机构的送料方向相对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极板输送系统被构造成适于沿极板法线方向上下料及沿极板宽度方向送料。
[0011]可选地,所述极板输送系统还包括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或所述下料机构相接,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配置有所述存储机构。
[0012]可选地,所述存储机构包括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适于存储以及朝所
述输送机构送料,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平行排布以适于吊挂极板的两个链条或“一”字型的托架,并适于沿极板的法线方向送料。
[0013]可选地,所述极板输送系统还包括轨道小车和轨道转盘,所述轨道小车和所述轨道转盘配合以用于极板转向或过渡。
[0014]可选地,所述轨道转盘包括底部支架、回转机构、及上部平台,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上部平台通过所述回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部平台上设有轨道以供所述轨道小车行走。
[0015]可选地,所述轨道小车包括行走车体和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与所述行走车体并适于升降极板,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多个“一”字型托架,用于承担极板两侧挂耳。
[0016]可选地,所述输送机构配套设置有多个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以适于多工位同时上下料。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的立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极板输送系统100,输送机构10,第一传送装置11,吊具12,上料机构21,下料机构22,存储机构30,轨道小车42,轨道转盘41,铜熔炼车间C1,铜电解车间C2,消防通道C5,管网C4,圆盘浇铸机B4,残极加入机B1,堆场B3,残极机组B2,其他建筑C3,阳极机组B5,极板A。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相关技术中以浇铸设备与电解设备间的阳极板转运系统,实现了熔炼车间的浇铸机与电解车间的阳极机组之间阳极板的自动转运;而另一些技术中在项目现场的所述装炉装置前还设置了常规链运机,衔接于电解车间的残极机组,从而实现了残极板在电解车间和熔炼车间的自动转运。
[0022]但如上两种输送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两者主要采用常规链运机进行极板存储和输送,同时借助转运小车进行局部过度,这仅适用于熔炼车间和电解车间距离较小,高差较小、运输线路较为通畅的项目现场。如果车间距离很或车间高差大,或者运输线路之间障碍较多时,常规链运机和转运小车配合的方案,要么转运环节多、设备造价极高,要么技术难度会极大,总体来说,适应性不高,比较难大面积推广。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板输送系统100,尤其适用于极板密集存储及连续输送,包括输送机构10、以及输送机构10的上下料装置;另外还可以设置存储机构30,存储机构30可以将极板A沿板面法线法向密集排布及存储;输送机构10可以携极板A沿板面侧面方向输送;输送机构10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连续匀速前行不停止,上下料装置可以在输送机构10不停止的状态下完成取放料动作。系统可实现极板A在不同车间机械化及自动化转运,尤其适用于输送起点和终点距离较长,高差较大、输送线路较复杂的工况,其实现难度小、成本低、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极板输送系统100,包括:输送机构10、上料机构21和下料机构22。
[0026]其中,输送机构10被构造成适于连续送料,也就是说,输送机构10可以从一个预定的位置将极板A送往另一个预定的位置,以实现极板A的输送。输送机构10配套设置有上料机构21和下料机构22,上料机构21用于上料至输送机构10送。下料机构22用于从输送机构10下料。其中,上料机构21和下料机构22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适于与输送机构10同步移动以上料或下料。例如,可以将上料机构21构造成适于与输送机构10同步移动以用于上料,这样,在上料过程中,上料机构21的至少一部分会与输送机构10同步移动,以将上料机构21上的极板A与输送机构10上的对应结构保持相对静止,以便于通过上料机构21将极板A等物料转载到输送机构10上,且在上料过程中输送机构10可以连续运行,并不会影响输送机构10的运行效率和速率;还可以将下料机构22构造成适于与输送机构10同步移动以用于下料,这样,在下料过程中,下料机构22的至少一部分会与输送机构10同步移动,以将下料机构22上的极板A与输送机构10上的对应结构保持相对静止,以便于通过下料机构22将极板A等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板输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0),所述输送机构(10)被构造成适于连续送料,所述输送机构(10)配套设置有上料机构(21)和下料机构(22),所述上料机构(21)用于上料至所述输送机构(10),所述下料机构(22)用于从所述输送机构(10)下料,其中,所述上料机构(21)和所述下料机构(22)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输送机构(10)同步移动以上料或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输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包括:吊具(12);第一传送装置(11),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1)与所述吊具(12)相连,以驱动所述吊具(12)连续移动以输送物料,其中,所述上料机构(21)和所述下料机构(22)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与所述吊具(12)同步移动以上下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输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2)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吊挂件和第二吊挂件,所述第一吊挂件和所述第二吊挂件相对布置,以适于吊挂极板沿宽度方向两侧的挂耳,所述第一吊挂件和所述第二吊挂件沿所述输送机构(10)的送料方向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输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输送系统(100)被构造成适于沿极板法线方向上下料及沿极板宽度方向送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输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输送系统(100)还包括:存储机构(30),所述存储机构(30)与所述上料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芳成陈奇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瑞林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