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965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7
本申请公开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壳体、传送件、称重部和缓冲件,其中,壳体开设有内腔,壳体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与出料口相对,传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内腔中,传送件位于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在沿传送件的传送方向上,缓冲件和称重部依次设置于内腔中,缓冲件的缓冲面与称重部的称重面平行,在沿入料口的落料方向上,缓冲件与入料口相对,传送件用于将煤料从缓冲件依次传送至称重部和出料口。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物料输送系统较难控制煤料的进料状态,从而导致称重部的称重精度较差,进而导致物料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不理想的问题。系统的工作效率不理想的问题。系统的工作效率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输送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选煤厂通过物料输送系统实现对煤料的输送,例如通过物料输送系统将煤料输送至筛分系统进行配煤,由于筛分系统的配筛量不能过大,所以对于物料输送系统输送的煤料量的要求比较高。
[0003]在相关技术中,物料输送系统设置有称重部,从而方便检测物料输送系统输送的煤料量,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判断输送至筛分系统的煤料量是否适配。煤料通过物料输送系统的溜槽输送至称重部的称重面上,其中,煤料的粒度、冲击速度和角度均会对称重部的称重测量的精度造成影响,由于物料输送系统较难控制煤料的进料状态,从而导致称重部的称重精度较差,进而导致物料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公开一种物料输送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物料输送系统较难控制煤料的进料状态,从而导致称重部的称重精度较差,进而导致物料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不理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公开一种物料输送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传送件(200)、称重部(300)和缓冲件(400),其中:所述壳体(100)开设有内腔(110),所述壳体(100)设置有与所述内腔(110)连通的入料口(120)和出料口(130),所述入料口(120)与所述出料口(130)相对,所述传送件(2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传送件(200)位于所述入料口(120)与所述出料口(130)之间,在沿所述传送件(200)的传送方向上,所述缓冲件(400)和所述称重部(300)依次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缓冲件(400)的缓冲面与所述称重部(300)的称重面平行,在沿所述入料口(120)的落料方向上,所述缓冲件(400)与所述入料口(120)相对,所述传送件(200)用于将煤料从所述缓冲件(400)依次传送至所述称重部(300)和所述出料口(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限位件(500),所述限位件(500)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在沿所述传送件(200)的传送方向上,所述缓冲件(400)、所述称重部(300)和所述限位件(500)依次设置,在沿所述传送件(200)的传送方向上,所述缓冲件(400)和所述限位件(500)均与所述称重部(300)形成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200)包括传送链条(210)和推料刮板(220),所述推料刮板(220)设置于所述传送链条(210)上,所述推料刮板(220)随所述传送链条(210)的转动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龙张云峰孙权李震宇段煜鑫徐立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