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47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包括后侧板、方向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位置调节组件;后侧板:其前侧面上下两端均设有弧形梁,弧形梁的内弧面中部滑动连接有十字形滑条,十字形滑条的中部内弧面和外弧面均设有齿牙;角度调节组件:阵列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梁之间。角度调节组件的前侧面均阵列设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均与上方的弧形梁上表面设置的控制开关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角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均与十字形滑条外弧面设置的齿牙啮合连接;该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结构设计新颖,便于调节方向和倾斜角度,能够根据需求调整聚光性,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LED灯用于照明,地面景观灯也是LED灯的一种,它具有低碳、节能、环保的优点并广泛应用于城市慢车道、居民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道路上,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通常是将发光二极管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只能通过调整安装座的角度调整光照的方向,而且聚光性也便于调节,实用性有待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结构设计新颖,便于调节方向和倾斜角度,能够根据需求调整聚光性,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包括后侧板、方向调节组件、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板(1)、方向调节组件(4)、角度调节组件(6)和位置调节组件(7);后侧板(1):其前侧面上下两端均设有弧形梁(2),弧形梁(2)的内弧面中部滑动连接有十字形滑条(12),十字形滑条(12)的中部内弧面和外弧面均设有齿牙(13);角度调节组件(6):阵列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梁(2)之间,角度调节组件(6)的前侧面均阵列设有发光二极管(11),发光二极管(11)的输入端均与上方的弧形梁(2)上表面设置的控制开关组(3)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角度调节组件(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二(9),齿轮二(9)均与十字形滑条(12)外弧面设置的齿牙(13)配合设置;方向调节组件(4):设置于上方的弧形梁(2)内弧面中部,方向调节组件(4)与十字形滑条(12)内弧面的齿牙(13)配合设置;位置调节组件(7):设置于后侧板(1)的前侧面,位置调节组件(7)与角度调节组件(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包括半蜗轮(61)、U型框(62)、连接筒(63)和蜗杆(64),竖向相邻的两个连接筒(63)之间均设有U型框(62),U型框(62)的左右侧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半蜗轮(61),半蜗轮(61)的前侧面均设有发光二极管(11),所述蜗杆(64)分别与U型框(62)和连接筒(63)内部转动连接,蜗杆(64)分别与相邻的半蜗轮(61)啮合连接,蜗杆(64)均匀分布于两个弧形梁(2)之间,蜗杆(6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二(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计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昂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