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元件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31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元件及灯具,所述导光元件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向,所述导光元件设有入光部和导光部,光源放置在所述入光部的下方,所述入光部的靠近光源一侧凹陷形成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曲面;所述导光部上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入光部的旁侧并与所述入光面相连,以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后进入所述导光部并在所述导光部的内部传播,所述导光部内的光线在传播途径中经所述出光面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源直下式排布,配合导光元件上的入光部,可以使得导光元件实现侧发光,从而不但实现灯具的超薄形状,而且还增大了光源的爬电距离,提高了整灯的出光率和光线的自然柔和度。了整灯的出光率和光线的自然柔和度。了整灯的出光率和光线的自然柔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元件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光元件及灯具,属于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筒灯、吸顶灯等灯具既要实现超薄,又要保证出光效率,一般是通过大量LED密集排布实现超薄,或是LED侧贴配合导光板实现灯具超薄。若是采用第一种方案,灯具中的LED数量多,成本高,并且大量LED会带来电路上的安全隐患。若是采用第二种方案,导光板厚度和光源板宽度通常较小,导致LED爬电距离较小,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组装时导光板容易碰伤LED,导致整灯组装不良率高。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导光元件及应用该导光元件的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元件,以至少解决LED爬电距离小、整灯组装不良率高、整灯出光率低的其中之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元件,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向,所述导光元件设有入光部和导光部,光源放置在所述入光部的下方,所述入光部的靠近光源一侧凹陷形成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曲面;所述导光部上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入光部的旁侧并与所述入光面相连,以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后进入所述导光部并在所述导光部的内部传播,所述导光部内的光线在传播途径中经所述出光面射出。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所述导光部包括位于所述入光部两侧的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第一入射面相连,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入射面相连,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沿远离入光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光部的靠近入光部处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靠近入光部处的最大厚度;所述入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与第二导光部之间,且所述入光部的厚度呈中间小两边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均为0.6mm

4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靠近光源一侧设置的第一导光面和与第一导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光面,所述第二导光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导光面自所述第一入射面朝远离第一入射面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元件呈环状设置,所述入光部环绕所述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环绕所述入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出光面上设有光破坏结构,以破坏光线在所述第一导光部内的全反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破坏结构为阶梯状的微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或所述第二入射面的曲面均朝向光源一侧突出。
[0013]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的灯具,以更好地应用上述导光元件。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相互组装配合的灯体、光源组件、导光元件以及面罩,所述灯体内形成有灯腔,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灯腔内,所述导光元件为上述的导光元件。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元件的边缘处突伸有定位部,所述灯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导光元件通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的相互配合固定在所述灯腔内。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为自所述导光元件的边缘向外突伸的卡扣,所述配合部为凹设在所述灯体内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卡扣收容于所述卡槽,以将所述导光元件固定在所述灯体内。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和固定在所述光源板上的灯珠,所述光源板靠近所述导光元件的一面喷涂油墨,所述灯珠均匀分布在所述光源板上且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入光部下方的中心位置处。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具为筒灯,所述灯体、光源组件、导光元件以及面罩均呈圆形设置,所述面罩遮盖在所述导光元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灯体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灯腔密封。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导光元件通过内凹形成的、且呈曲面设置的入光面,不但有效增大了光源的爬电距离,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光源的出光率;本技术的灯具通过导光元件和光源组件的直下式排布,配合导光元件上的内凹的入光部,以使导光元件实现侧发光,从而不但实现了灯具的超薄形状,而且还提高了整灯的出光率和光线的自然柔和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图1的分解图。
[0022]图3是图2中灯体和导光元件的分解图。
[0023]图4是图2中LED固定在光源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2中导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所示导光元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2中导光元件和光源组件相互配合时的剖视图。
[0027]图8是图7的光线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9]现有技术中,灯具要实现超薄,常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大量LED密集排布实现,或
是LED侧贴配合导光元件实现。上述方案在组装灯具时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或是灯具内光源组件和导光元件的组装位置要求高,增加了组装时的繁琐程序。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元件40,该导光元件40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向,不仅能够实现灯具的超薄设计,而且在组装时安全性高,安装步骤简单。
[0030]具体地,导光元件40设有入光部41和导光部42,光源放置在入光部41的下方,入光部41的靠近光源一侧凹陷形成有入光面A和入光腔B,光源具体为收容在入光腔B内,从而可以保证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快速且顺利的到达入光面A。导光部42分设在入光部41的两侧并与入光面A相连,以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入光面A后进入导光部42并在导光部42的内部传播,并最终经出光面射出。增大了爬电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导光元件40呈圆形设置,入光部41呈环状形成在导光元件40上,导光部42设置在入光部41的内侧和外侧,也就是说,入光部41将导光部42分成了两部分,所以从导光元件40的截面图来看,导光部42是设置在入光部41的两侧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元件40也可以呈平板状或者条状设置,只要能够满足“入光部位于两个导光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此处不作限制。
[0031]此外,为了更好地应用上述导光元件40,以实现灯具的超薄和降低组装灯具的不良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互相组装的灯体10、光源组件20、导光元件40以及面罩50。为了描述清楚,以下说明书部分将以灯具为筒灯100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导光元件40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灯具上(如吸顶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元件,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设有入光部和导光部,光源放置在所述入光部的下方,所述入光部的靠近光源一侧凹陷形成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曲面;所述导光部上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入光部的旁侧并与所述入光面相连,以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后进入所述导光部并在所述导光部的内部传播,所述导光部内的光线在传播途径中经所述出光面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所述导光部包括位于所述入光部两侧的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第一入射面相连,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入射面相连,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沿远离入光部的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靠近入光部处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靠近入光部处的最大厚度;所述入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与第二导光部之间,且所述入光部的厚度呈中间小两边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均为0.6mm

4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靠近光源一侧设置的第一导光面和与第一导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光面,所述第二导光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导光面自所述第一入射面朝远离第一入射面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呈环状设置,所述入光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高明昊李华建刘海生刘超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