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声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9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声板结构,它包括:基板;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布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反射凹槽和反射凸起,所述反射凹槽和所述反射凸起上设置有平面;散射单元,所述散射单元布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散射单元包括散射凹槽和散射凸起,所述散射凹槽和所述散射凸起上设置有弧面。反射单元反射低频声波,散射单元散射中高频声波,且通过反射与散射的耦合作用,增加材料的隔声性能,同时拓宽了隔声频率范围,达到隔离噪声的目的。达到隔离噪声的目的。达到隔离噪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声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声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废物污染后的第四大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渐上升,对于噪声环境污染的治理日趋紧迫。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噪声不但会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损伤听力甚至诱发致癌疾病。由于噪声的公害特性与声学特性,使得噪声具有间歇性、局部性和分散性等特征,使得噪声无法集中治理,需用特殊的控制方法与材料结构。鉴于此,开发一种新型的结构隔声材料,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工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市场上的隔声材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循质量定律原则,根据隔声的频率范围,
[0004]设计隔声材料的单位面密度,选取合适的材料组合来提高材料的隔声量。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305905.5和申请号为CN201910899697.3的中国专利通过改变材料的面密度来提高隔声性能。前者通过优化基材的配比,设计材料的单位面密度,从而提高中高频隔声量;后者根据噪声的频率范围,通过多种材料组合,实现对噪声有效隔离。但两者都遵循质量定律原则,对于低频噪声的隔离效果不佳。另一类是通过优化材料结构来改善材料的隔声量。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498630.X和申请号为CN202110547025.3的中国专利都是通过设计隔声结构来提高隔声性能。前者通过设计薄膜

质量快共振系统,从而提高材料的低频隔声量;后者通过多个参数不同的薄膜结构叠加,实现对低频噪声有效隔离。但两者都利用居于共振原理,其宽频隔声性能一般,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隔声板结构,解决了宽频隔声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声板结构,它包括:
[0008]基板;
[0009]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布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反射凹槽和反射凸起,所述反射凹槽和所述反射凸起上设置有平面;
[0010]散射单元,所述散射单元布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散射单元包括散射凹槽和散射凸起,所述散射凹槽和所述散射凸起上设置有弧面。
[0011]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散射单元交错布置在所述基板上。
[0012]优选地,所述基板的外缘向同一侧面延伸形成护边,所述护边内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反射单元和所述散射单元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0013]优选地,所述反射凹槽和所述反射凸起是直角六面体形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凹槽和所述反射凸起延伸于所述基板的整个宽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凹槽和所述反射凸起分别具有多种宽度和/或多种深度。
[0016]优选地,所述散射凹槽和所述散射凸起分别具有多种尺寸。
[0017]优选地,所述散射凹槽的底面和所述散射凸起的表面均为球面的一部分。
[0018]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在所述基板上延伸设定长度,所述散射单元伴随所述反射单元的延伸方向多点分布。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0]本技术的隔声板结构,反射单元反射低频声波,散射单元散射中高频声波,且通过反射与散射的耦合作用,增加材料的隔声性能,同时拓宽了隔声频率范围,达到隔离噪声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4]图3是图1中的一个剖图;
[0025]图4是图1中反射单元的一截段立体示意图;
[0026]图5是图1中散射单元的一截段立体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8]1、基板;11、护边;
[0029]2、反射单元;21、反射凹槽;22、反射凸起;
[0030]3、散射单元;31、散射凹槽;32、散射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
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4]如图1所示隔声板结构,它包括基板1和布置在基板1中的若干反射单元2、若干散射单元3。
[0035]基板1的外缘向同一侧面延伸形成护边11,护边11内围合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是直角六面体形状,尺寸分别为1200mm(长)
×
600mm(宽)
×
20mm(高)。可以根据要求加高高度,本例的高度是20mm,而应用场景中,高度可以是20~100mm内的任意值。基板1用于排列与固定反射单元2和散射单元3。同时,基板1作为承载,形成支撑框架。
[0036]反射单元2由6个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组成。如图4所示反射单元2,反射单元2包括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均为直角六面体形状。实际上,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上设置有平面便可以实现对声波的反射。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延伸于基板1的整个宽度。其中,如图1和图3,有三个反射凹槽21和三个反射凸起22,且三个反射凹槽21和三个反射凸起22的尺寸均不相同,也即宽度和深度这两个参数中至少一者是不同的。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的尺寸(长、宽、高)与隔声频率相关,通过改变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的结构尺寸来调整隔声频率与隔声性能。
[0037]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板(1);反射单元(2),所述反射单元(2)布置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反射单元(2)包括反射凹槽(21)和反射凸起(22),所述反射凹槽(21)和所述反射凸起(22)上设置有平面;散射单元(3),所述散射单元(3)布置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散射单元(3)包括散射凹槽(31)和散射凸起(32),所述散射凹槽(31)和所述散射凸起(32)上设置有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2)与所述散射单元(3)交错布置在所述基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外缘向同一侧面延伸形成护边(11),所述护边(11)内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反射单元(2)和所述散射单元(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龙翔卢明辉谢海圣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