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535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8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解决了静音舱换风系统的噪音大的问题,包括内舱主体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内舱主体上,所述内舱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内舱主体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通,所述内舱主体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都盖合在所述盖体下部,由于气体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进入到内舱主体内部,气体在内舱主体内部循环后,废旧气体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出来,经风机排到外外面,因此解决了静音舱换风系统的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


技术介绍

1、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大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的提升,对于日常办公与公共场所的私密性愈来愈看重,所以基于大家对公共场所一个静谧坏境的需求,静音舱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市场上的静音舱换风系统使用传统排风扇,或是风道结构简单,导致其新旧空气交互能力较差且换风系统本体噪音大。

3、静音舱的换气噪音大是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解决了静音舱换风系统的噪音大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包括内舱主体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内舱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内舱主体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弯曲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弯曲相通,所述内舱主体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都盖合在所述盖体下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弯曲相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弯曲相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盖体顶端,所述风机的吸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相连通。

4、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吸风端设置有第一吸风管和第二吸风管,所述第一吸风管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与所述第二风道相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气体盒,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第二气体盒,所述第一气体盒与所述第一吸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盒与所述第二吸风管相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风管和所述第二吸风管都至少一次折弯。

7、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壳体,所述风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都罩设在所述壳体内。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百叶窗。

9、可选地,所述内舱主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二过滤孔,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接,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对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内舱主体底部设置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有透气孔,所述下底板贴合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一过滤孔和所述第二过滤孔通过所述下底板上的透气孔吸气。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由于气体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进入到内舱主体内部,气体在内舱主体内部循环后,废旧气体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出来,经风机排到外外面,气体流通非直线,所以气体流通会遇到阻碍,减少漏音问题和减少舱内外声音的交互,因此解决了静音舱换风系统的噪音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包括内舱主体(1)和风机(2),所述风机(2)设置在所述内舱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1)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12),所述内舱主体(1)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3)和第二出气口(14),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3)弯曲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12)与所述第二出气口(14)弯曲相通,所述内舱主体(1)顶端设置有盖体(3),所述第一出气口(13)和所述第二出气口(14)都盖合在所述盖体(3)下部,所述盖体(3)上设置有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所述第一风道(3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3)弯曲相通,所述第二风道(32)与所述第二出气口(14)弯曲相通,所述风机(2)设置在所述盖体(3)顶端,所述风机(2)的吸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的吸风端设置有第一吸风管(21)和第二吸风管(22),所述第一吸风管(21)与所述第一风道(31)相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22)与所述第二风道(3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31)上设置有第一气体盒(33),所述第二风道(32)上设置有第二气体盒(34),所述第一气体盒(33)与所述第一吸风管(21)相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盒(34)与所述第二吸风管(2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风管(21)和所述第二吸风管(22)都至少一次折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上设置有壳体(4),所述风机(2)、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都罩设在所述壳体(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上设置有百叶窗(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1)顶端设置有第一挡风板(15)和第二挡风板(16),所述第一挡风板(15)和所述第二挡风板(16)都与所述盖体(3)相连接,所述第一挡风板(15)靠近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一出气口(13),所述第二挡风板(16)靠近所述第二风道(32)和所述第二出气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1)底部设置有第一底板(17)和第二底板(18),所述第一底板(17)上设置多个第一过滤孔(171),所述第二底板(18)上设置多个第二过滤孔(181),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孔(171)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对接,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孔(181)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2)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1)底部设置有下底板(5),所述下底板(5)上具有透气孔,所述下底板(5)贴合在所述第一底板(17)和所述第二底板(18)上,所述第一过滤孔(171)和所述第二过滤孔(181)通过所述下底板(5)上的透气孔吸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1)设置有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所述第一侧板(101)和所述第二侧板(102)分别位于所述内舱主体(1)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包括内舱主体(1)和风机(2),所述风机(2)设置在所述内舱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主体(1)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12),所述内舱主体(1)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3)和第二出气口(14),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3)弯曲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12)与所述第二出气口(14)弯曲相通,所述内舱主体(1)顶端设置有盖体(3),所述第一出气口(13)和所述第二出气口(14)都盖合在所述盖体(3)下部,所述盖体(3)上设置有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所述第一风道(3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3)弯曲相通,所述第二风道(32)与所述第二出气口(14)弯曲相通,所述风机(2)设置在所述盖体(3)顶端,所述风机(2)的吸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的吸风端设置有第一吸风管(21)和第二吸风管(22),所述第一吸风管(21)与所述第一风道(31)相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22)与所述第二风道(3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31)上设置有第一气体盒(33),所述第二风道(32)上设置有第二气体盒(34),所述第一气体盒(33)与所述第一吸风管(21)相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盒(34)与所述第二吸风管(2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风管(21)和所述第二吸风管(22)都至少一次折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周益张胜谢海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