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58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包括:S1、播放采集,测试扬声器和麦克风组成的混合系统,系统逐个驱动扬声器播放设定信号,同步的控制麦克风采集,获得录音数据;S2、传递函数计算,计算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传递函数;S3、模型训练,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进行模型训练,得到高斯混合模型;S4、判断,通过已训练的模型进行判断。由于不需要布额外的麦克风、扬声器进行单独测试,且可同时测试麦克风和扬声器,从而能够节省测试时间,适合于汽车下线的短时间内对汽车内的声学系统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领域,涉及车辆检测,特别是涉及汽车中扬声器、麦克风的测试。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工业中,声学系统是车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车载音响、语音识别、噪音控制等功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为了确保汽车声学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制造商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下线检测方法。下线检测是指在汽车组装过程完成后,对声学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

2、当前的汽车声学系统下线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声音质量测试、频率响应测试、语音识别性能测试等。其中包含了对声学元器件本身对测试,以及对声学元器件组成的功能的测试,如,频率响应测试是针对扬声器和麦克风本身的测试,而语音识别测试则是针对功能等测试。

3、在针对扬声器、麦克风本身电声性能测试中,主要有频率响应测试、失真度测试、刮擦声测试等。此类测试通常需要较为完备的声学环境,如消声室。并且在开发阶段上,主要在前期研发阶段、或者部件级别的测试。

4、目前扬声器和麦克风在车内的趋势是整体上升的,截至目前高配汽车的扬声器已从原来的6支,上升到20支左右。安装位置也各不相同。

5、在汽车中,扬声器由于需要给整车营造较好的环绕声效。各自分工的扬声器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麦克风也是同理,目前由于语音操控的需求和车内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普及,传感麦克风和参考麦克风数量也在上升,他们同样的安装在不同的部分。这带来了如下的主要问题:

6、(1)车内不是标准的声学环境,测试声学性能较为困难,汽车内部的截止频率高,几乎不存在自由场半径,无法进行标准声学测试;

7、(2)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构件,公差累积现象严重,而这些公差最终是可能对声学性能产生影响的。而虽然每个包含扬声器(麦克风)的单个构件进行了单独的测试,但是安装的公差或应力是需要在整装完成后才能被最终确定,所以最适当进行声学检测的时机是在最终下线的时刻;

8、(3)目前新能源车的出货量逐步加大,且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使得最终组装完毕后,下线仅有较短的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并且此时汽车尚在传送带上,上下人员进行额外测试设备的架设,不管是从安全性、以及操作的可行性,测试的可靠性都欠佳。

9、由于上述的限制条件的存在,目前对最终下线的声学测试较少,主要需求是判断是否安装松动等带来异响。

10、目前对汽车下线后的声学测试,由于不方便开展,并且随着出货量的上升,主要靠主观听为主。这样带来了较大的测试不确定性。目前有试图采用单独在内部布额外测试设备的方式进行测试,但由于不同的汽车固定方式不同,需要额外的夹具,并且在整装下线的短时间内进行布置、测试、拆除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解决了如何快速进行汽车下线测试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包括:

4、s1、播放采集,测试扬声器和麦克风组成的混合系统,系统逐个驱动扬声器播放设定信号,同步的控制麦克风采集,获得录音数据;

5、s2、传递函数计算,计算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传递函数;

6、s3、模型训练,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进行模型训练,得到高斯混合模型;

7、s4、判断,通过已训练的模型进行判断。

8、优选地,s1中扬声器发生为白噪声信号。

9、优选地,s1中激励时进行低通滤波滤除对应麦克风设置采样率的1/2采样率以上高频信号。由于不同的麦克风的用途不同,如果对应采样率设置不同的情况,此处不能同步采集,需要对采样率一致的麦克风作为一组,而不同的作为另外一组。

10、优选地,s2中采用有限脉冲响应模型估计的方法进行传递函数的计算。

11、优选地,s2中还通过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对传递函数进行特征提取,进而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检测。

12、进一步地,s3中还通过特征降维的方式减小运算量。

13、优选地,s3的模型训练拟合过程中先人为对车进行实车标签确定,或者通过听录音的方式获得标签。

14、优选地,s4的判断中,通过特征提取,再经过s3中拟合的模型对整车下线的状态进行判断。

15、优选地,还包括模型更新步骤,对判断的数据,或者客诉数据,进行数据重听,重新确认标签,进而更新训练的数据库,最终更新高斯混合模型。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7、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由于不需要布额外的麦克风、扬声器进行单独测试,且可同时测试麦克风和扬声器,从而能够节省测试时间,适合于汽车下线的短时间内对汽车内的声学系统进行测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扬声器发生为白噪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激励时进行低通滤波滤除对应麦克风设置采样率的1/2采样率以上高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采用有限脉冲响应模型估计的方法进行传递函数的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还通过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对传递函数进行特征提取,进而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还通过特征降维的方式减小运算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的模型训练拟合过程中先人为对车进行实车标签确定,或者通过听录音的方式获得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4的判断中,通过特征提取,再经过S3中拟合的模型对整车下线的状态进行判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更新步骤,对判断的数据,或者客诉数据,进行数据重听,重新确认标签,进而更新训练的数据库,最终更新高斯混合模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扬声器发生为白噪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激励时进行低通滤波滤除对应麦克风设置采样率的1/2采样率以上高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采用有限脉冲响应模型估计的方法进行传递函数的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还通过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对传递函数进行特征提取,进而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检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卢明辉谢海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