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抗器线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抗器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抗器用于变流器的直流侧,工作过程中,电抗器中流过的直流电流具有交流分量。电抗器主要用途是将叠加在直流电流上的交流分量限定在某一规定值,保持整流电流连续。应用于3KV接触网运行的机车车载平波电抗器,要求双制式,要求可以同时输出2路电源,通常采用两组线圈共轭技术。
[0003]但是,现有的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连接较为复杂。一方面,要使线圈安装固定牢固,则会导致连接固定结构冗余繁琐,成本高昂,过多的连接件会阻碍油路的畅通,导致线圈换热效率低下,导致电抗器性能不佳;另一方面如果要保证油路的畅通,则又会牺牲线圈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抗器线圈结构,优化了线圈组件的固定结构,提高了线圈组件的安装稳定性,保证了油路畅通,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抗器线圈结构,它包括支撑框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框架(2)和两组线圈组件(4),两组所述线圈组件(4)分别通过契合机构与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2)包括上夹件(21)和下夹件(22),所述上夹件(21)和下夹件(22)之间通过拉板(23)连接;所述契合机构包括绝缘侧板(51)、绝缘底板(52)、绝缘上板(53)和拉紧件(54);所述绝缘底板(52)设置在线圈组件(4)的底部并与下夹件(22)相连;所述绝缘侧板(51)设置在线圈组件(4)的两端,所述绝缘侧板(51)的顶部和支撑框架(2)的上夹件(21)之间设置有上契块(56);所述绝缘上板(53)设置在线圈组件(4)的顶部,所述绝缘上板(53)的两端分别与上契块(56)抵接,所述绝缘上板(53)内开设有槽口,所述拉紧件(54)插接在绝缘上板(53)的槽口内,所述拉紧件(54)的两端分别与上夹件(2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板(52)内开设有贯穿孔(522),所述贯穿孔(522)内插接有螺杆(55),所述螺杆(55)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下夹件(22)内,所述下夹件上开设有用于螺杆(55)穿过的通孔。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倩倩,张佐鹏,谷训波,杨凡宇,
申请(专利权)人:新誉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