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25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的底部设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斜管,且所述支架上还等间距固定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支架分割成多个区域,所述沉淀池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集水槽,所述沉淀池的一周等间距设有多个絮凝池,且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和所述絮凝池一一对应,所述絮凝池内安装有挡板。本申请通过对密度沉淀池的优化设计,提高了各个加药阶段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效率,除杂效率高,絮团能力强,处理能力强,能够在不同的流速下,完成较好的除杂和沉淀,稳定中水的离子浓度和pH值,且设备能够在清理时正常运行,不影响使用。不影响使用。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中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在中水站的使用过程中,进水中的钙、镁离子指标较高,而这些离子会由于浓缩在RO膜浓水侧与水中的阴离子(如CO32

、HCO3

、SO42

)形成水垢,影响膜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因项目的废水水量大、硬度较高等特点,一般采用投资较省的化学法去除硬度。
[0003]在中水处理过程中,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少,工厂内用水常常会出现用水水不稳定的问题,水量过大时,出水pH波动,造成后续膜组易污堵,膜组清洗频次加大,影响中水站的开工率,且斜管积泥,为提高清理效率,需要定期清理,清理过程中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沉淀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解决了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流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时,pH值波动大,影响后续膜组处理,且水处理设备不易清理的问题。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的底部设有刮泥机(4),所述沉淀池(1)内安装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上安装有斜管(2),且所述支架(3)上还等间距固定有多个隔板(23),所述隔板(23)将所述支架(3)分割成多个区域,所述沉淀池(1)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集水槽(19),所述沉淀池(1)的一周等间距设有多个絮凝池(16),且所述支架(3)上设有多个进水槽(22),所述进水槽(22)和所述絮凝池(16)一一对应,所述絮凝池(16)内安装有挡板(6),所述挡板(6)将所述絮凝池(16)分割为絮凝区和缓冲区,所述缓冲区靠近所述沉淀池(1),所述絮凝区内安装有絮凝罐(7),所述絮凝罐(7)的底部贯穿设置,所述絮凝罐(7)内安装有絮凝搅拌机(8),所述絮凝区的一侧设有混凝池(15),所述混凝池(15)和所述絮凝罐(7)之间设有连接槽(9),所述混凝池(15)内安装有混凝搅拌机(13),所述连接槽(9)位于所述絮凝区的一端设有絮凝剂管(10),所述混凝池(15)内设有污水管(11),所述污水管(11)的一侧连接有混凝剂管(12),所述混凝池(15)的一侧设有污泥池(14),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污泥泵(17)和排污泵(18),所述循环污泥泵(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杨小凤魏永兴王强熊永臻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