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触组件及应用有该动触组件的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触组件及应用有该动触组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动触组件是电连接器结构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接触式开关结构。现有的动触组件通常包括支撑架主体、第一弹性体、接触功能键和第二弹性体,支撑架主体为两侧开放的环形中空结构。所以,动触组件的其他元件仅能从该支撑架主体开放的两侧装入到支撑架主体上,导致整个动触组件很难装配;另外,由于支撑架主体没有设置可靠的定位结构,这也会导致接触功能件在活动时的工作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动触组件。该动触组件方便其他元件装配到该支撑架主体上。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动触组件的电连接器。
[0005]本技术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动触组件,包括:
[0006]支撑架主体,具有开槽;
[0007]支撑架盖体,具有第一开孔,该支撑架盖体位于支撑架主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触组件,包括:支撑架主体(11),具有开槽(110);支撑架盖体(12),具有第一开孔(120),该支撑架盖体(12)位于支撑架主体(11)上;滑杆(13),其第一端设置在开槽(110)的底部,该滑杆(13)的第二端穿过支撑架盖体(12)的第一开孔(120)且位于支撑架盖体(12)的上方;第一弹性件(14),套设在位于支撑架盖体(12)上方的滑杆上;支撑部件(15),位于支撑架盖体(12)与支撑架主体(11)之间,该支撑部件(15)具有供滑杆(13)的第二端穿过的第二开孔(150);第二弹性件(16),位于支撑架盖体(12)与支撑部件(15)之间,且该第二弹性件(16)套设在滑杆(13)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盖体(12)装配在支撑架主体(11)的开槽(1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角(111),支撑架盖体(12)沿导向角(111)装配到开槽(1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11)上形成有与对应的导向角(111)相配合的限位槽(112),所述支撑架盖体(12)上具有限位部(121),该限位部(121)通过对应的导向角(11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限位在限位槽(112)内。4.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触组件(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接线孔(201),位于壳体结构的同一侧;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接线组件,位于壳体结构内的同一侧,每一个第一接线组件与一个第一接线孔相互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接线孔(202),位于壳体结构的同一侧;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线组件,位于壳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高松,陈凯,李根劳,蓝贵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