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及炼钢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85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及炼钢用锅炉,包括至少一根固定于锅炉煤气管的外表面上的导风管以及与外部风源连通的引风管组件;其中,每根导风管包括相对设置的密封端和连通端,密封端与锅炉煤气管固定连接,连通端与引风管组件连通,每根导风管与设置于锅炉煤气管的出口处的旋风叶片之间具有预设吹风距离,每根导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组件,吹风组件与导风管连通,相邻两个吹风组件的吹风方向呈夹角地设置,且均朝向于锅炉炉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风管组件将外部风源引流至导风管,经吹风组件吹送至煤气管风道口和旋风叶片,从而防止灰尘在锅炉煤气管风道口或者旋风叶片上堆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稳定可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及炼钢用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钢铁锅炉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及炼钢用锅炉。

技术介绍

[0002]为响应国家环保节能及低碳排放的政策要求,在钢铁基地、化工基地均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化工尾气、炼焦制气等)进行综合回收及循环利用,以实现环保“零”排放的目标。以纯烧或掺烧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等工业尾气为代表的炼钢用锅炉则很好的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且节省了能源消耗,满足了钢铁基地锅炉降低成本的急切需求。
[0003]然而,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很容易在锅炉煤气管风道口以及设置在锅炉煤气管上的旋风叶片上产生灰尘堆积,从而影响旋风叶片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堵塞,影响锅炉的正常的使用,目前行业的通用做法是将锅炉煤气设备停机进行维修,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存在耗时耗力,降低产能等问题。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以解决现有锅炉煤气管风道口以及设置在锅炉煤气管的旋风叶片上很容易产生灰尘堆积,从而影响锅炉的正常的使用,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存在耗时耗力,需对锅炉煤气设备进行停机检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固定于锅炉煤气管的外表面上的导风管以及与外部风源连通的引风管组件;其中,
[0007]每根所述导风管包括相对设置的密封端和连通端,所述密封端与所述锅炉煤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端与所述引风管组件连通;每根所述导风管与设置于所述锅炉煤气管的出口处的旋风叶片之间具有预设吹风距离,每根所述导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导风管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吹风组件的吹风方向呈夹角地设置,且均朝向于所述锅炉炉膛,以将外部风源通过所述引风管组件、所述导风管吹送至锅炉炉膛内,从而防止灰尘在所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或者旋风叶片上进行堆积。
[0008]优选地,所述引风管组件包括与外部风源连通的第一引风管、与所述第一引风管连通的第二引风管;其中,所述第二引风管呈环状且与所述锅炉煤气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引风管的圆周尺寸与所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圆周尺寸相匹配,所述导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引风管以及所述锅炉煤气管之间,且所述导风管的所述连通端与所述第二引风管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引风管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引风管上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
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第二引风管的风量。
[0010]优选地,每根所述导风管沿所述锅炉煤气管的径向延伸。
[0011]优选地,所述吹风组件为呈圆台状的风嘴,所述风嘴的外径沿吹风方向逐渐减小。
[0012]优选地,所述导风管的数量为五根,五根所述导风管沿所述锅炉煤气管的圆周外表面均匀排布;每根所述导风管上的吹风组件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吹风组件沿所述导风管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
[0013]优选地,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导风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导风管、所述第一引风管以及所述第二引风管均为耐热管。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炼钢用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上开设有锅炉煤气管风道口,所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安装有用于向锅炉供气的锅炉煤气管,所述锅炉煤气管的出口处安装有可绕所述锅炉煤气管转动的旋风叶片,还包括如上述的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所述防灰尘堆积机构固定于所述锅炉煤气管上,并与所述旋风叶片具有预设吹风距离,用以防止所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灰尘堆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及炼钢用锅炉,通过在锅炉煤气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导风管以及外部风源连通的引风管组件,将导风管的连通端与引风管组件连通,并在每根所述导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导风管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吹风组件的吹风方向呈夹角地设置,且均朝向于所述锅炉炉膛,从而实现通过引风管组件将外部风源引流至导风管,经吹风组件吹送至煤气管风道口和旋风叶片,从而防止灰尘在锅炉煤气管风道口或者旋风叶片上进行堆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无需停止锅炉煤气设备,降低运维成本。
[0018]此外,通过将吹风方向朝向锅炉炉膛一侧,一方面能够避免灰尘往外吹,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锅炉内的灰尘无法进入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同时还能增强空气对流,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第二引风管,且与锅炉煤气管同轴设置,可以对导风管进行支撑固定,使得结构强度更高,通过将引风管的圆周尺寸与所述锅炉煤气管的圆周尺寸相匹配,能够最大程度使得多个吹风组件的风能够覆盖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以及旋风叶片。通过在第一引风管上安装节流阀,能够对进入第二引风管的风量按需要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3]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00、导风管;101、密封端;102、连通端;110、吹风组件;120、引风管组件;121、第一
引风管;122、节流阀;123、第二引风管;130、锅炉煤气管;140、旋风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固定于锅炉煤气管的外表面上的导风管以及与外部风源连通的引风管组件;其中,每根所述导风管包括相对设置的密封端和连通端,所述密封端与所述锅炉煤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端与所述引风管组件连通;每根所述导风管与设置于所述锅炉煤气管的出口处的旋风叶片之间具有预设吹风距离,每根所述导风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导风管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吹风组件的吹风方向呈夹角地设置,且均朝向于所述锅炉炉膛,以将外部风源通过所述引风管组件、所述导风管吹送至锅炉炉膛内,从而防止灰尘在所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或者旋风叶片上进行堆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组件包括与外部风源连通的第一引风管、与所述第一引风管连通的第二引风管;其中,所述第二引风管呈环状且与所述锅炉煤气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引风管的圆周尺寸与所述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圆周尺寸相匹配,所述导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引风管以及所述锅炉煤气管之间,且所述导风管的所述连通端与所述第二引风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锅炉煤气管风道口的防灰尘堆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引风管上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第二引风管的风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锅炉煤气管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冷水江博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