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45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内模和外模;所述的下模通过螺钉连接有内模和外模;所述的下模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设置有直通接头;所述的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述的直通接头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由于下模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设置有直通接头,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直通接头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上模设置有若干组溢料口,溢料口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件存在胶液分布不均、碎布排列不规整,以及力学强度差,外观不美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胶液分布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力学强度。及力学强度。及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日益成为复合材料制造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高效生产质量稳定的树脂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在于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通过对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能够预测熔体在型腔内的状态及变化。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现有技术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现有的模具压制成型,大多采用碎布进行压制,压制成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件存在胶液分布不均、碎布排列不规整,以及力学强度差,外观不美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件存在胶液分布不均、碎布排列不规整,以及力学强度差,外观不美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胶液分布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力学强度。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内模和外模;所述的下模通过螺钉连接有内模和外模;所述的下模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设置有直通接头;所述的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述的直通接头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述的外模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上模。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设置有若干组溢料口;所述的溢料口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所述的内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所述的上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的内模的结构采用锥形结构。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1]1、由于下模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设置有直通接头,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直通接头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上模设置有若干组溢料口,溢料口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件存在胶液分布不均、碎布排列不规整,以及力学强度差,外观不美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胶液分布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力学强度。
[0012]2、由于外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内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上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进料口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整体的密封性能,增强了模具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件存在胶液分布不均、碎布排列不规整,以及力学强度差,外观不美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胶液分布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力学强度。
[001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6]实施例一
[0017]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上模3、下模6、内模5和外模4;所述的下模6通过螺钉连接有内模5和外模4;所述的下模6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的进料口8设置有直通接头9;所述的内模5和外模4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1;所述的直通接头9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1;所述的外模4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上模3。
[0018]所述的上模3设置有若干组溢料口2;所述的溢料口2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1。
[0019]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0]由于下模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设置有直通接头,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直通接头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上模设置有若干组溢料口,溢料口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件存在胶液分布不均、碎布排列不规整,以及力学强度差,外观不美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胶液分布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力学强度。
[0021]实施例二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模4与下模6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7;所述的内模5和下模6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7;所述的上模3和外模4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7。
[0023]进一步的,所述的的内模5的结构采用锥形结构。
[0024]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5]由于外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内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上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组O型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进料口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整体的密封性能,增强了模具的使用周期。
[0026]具体实施时:
[0027]通过直通接头9将树脂基复合材料由进料口8进入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腔1,直到溢料口2内出现树脂基复合材料,此时停止进料。
[0028]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内模和外模;所述的下模通过螺钉连接有内模和外模;所述的下模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设置有直通接头;所述的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述的直通接头连通树脂复合材料成型腔;所述的外模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上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强蔡君严君朱元庆朱佳铖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宏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