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45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平振动马达。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固定支架、一对端子和基座部分。转子部分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容纳转子部分并与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转子部分旋转。固定支架从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每个端子包括接触部分、弹性部分和接合部分。基座部分形成多个支撑孔,各端子分别穿过所述支撑孔。当基座部分和固定支架被耦联时,端子的接合部分通过支撑孔周围的外围下表面电连接到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马达,特别是一种扁平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扁平振动马达是一种微型马达,可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类似的移动通讯终端以及各种其他电子装置中。当从呼叫中心收到信号时,扁平振动马达可通过振动代替声音通知用户呼入。更具体地,当设置在“礼貌模式”时,移动通讯终端通过这种扁平振动马达的操作发出振动。扁平振动马达为硬币大小并产生强振动力,因此其需要相对耐久的连接结构。然而,其端子经常会由于强振动力而变形,因此接触点被改变。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的立体图。参照图1,根据相关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包括定子部分10、转子部分(位于定子部分内)和基座部分30。定子部分10形成有壳体,转子部分可旋转地设置在该壳体内,因此转子部分产生的振动力可传输到外部。而且,定子部分10具有将电力传输到转子部分的第二电路板40和从其侧面伸出的固定支架13。这里,第二电路板40通过定子部分10上的固定支架13支撑。基座部分30具有从外部源输入电力的端子50,并且连接到定子部分10。端子50连接到固定支架13上的第二电路板40。进一步详细地,端子50的底部部分利用焊料80固定在基座部分30的底表面和固定支架13上的第二电路板40之间。基座部分30利用粘结剂90耦联到定子部分10。这里,在基座部分30组装好之后,在利用焊料80将端子50固定到第二电路板40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端子50在其下端用焊料80固定到第二电路板40,而其剩余部分暴露在外部。相应地,当端子50在制造或加载过程中承受外力同时被安装在诸如移动通讯终端的装置上时,端子50的焊料80部分会变形或脱离,导致端子50和外部端子之间接触点改变。当焊料没有变硬时,甚至施加轻微的力,耦联区域就很容易变形。在扁平振动马达其他区域上进行的焊接工艺期间,可用烙铁设置液体焊料。在这两种情况下,在端子之间会出现有缺陷的接触问题。另外,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出现了质量差的印象。而且,由于在焊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过量热量,基座部分30可能变形或烧焦,阻碍了降低产品缺陷率的努力。此外,利用粘结剂90耦联在一起的基座部分30和定子部分10可能由于粘结剂90的失效或外部施加的冲击例如用户跌落移动通讯终端所致的冲击而变松或脱离。当发生这种定子部分10和基座部分30的耦联问题时,它可能诱发端子50和电路板40之间的连接问题,并且中断电力供给。图2是示出了与图1所示扁平振动马达的定子部分脱离的基座部分30和端子50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2,固定支架13的形式为从下壳体12的侧面伸出的矩形板,并且第二电路板40设置在固定支架13的顶面上。端子50由接触部分52、弹性部分54和接合部分56形成。接合部分56插入和固定在第二电路板40和基座部分30之间,并且焊接和连接到第二电路板40的传导部分40a。然而,仅利用端子50的接合部分56固定(如图2所示),弹性部分54和接触部分52不会被基座部分30的壁支撑并且会暴露到外部。因此,当端子50被压缩时,其缺乏对外力的支撑或保护。当具有上述结构的扁平振动马达安装在诸如移动通讯终端之类的装置中时,接触部分52接触待供能装置的能量端子。这里,接触部分52和弹性部分54在能量端子上的接合部分处产生一定量的压力。然而,因为弹性部分54不能在所有四个侧面上得到支撑,如果负荷沿预定方向施加到弹性部分54上,则其倾向于弯曲或永久压缩,改变了与移动通讯终端的能量端子的接触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组装缺陷。另外,当端子50不能经受住一定量的压力并且沿基座开放侧的方向变形,则其弹性会降低,因此不能保持用来接触外部端子的足够的压力。此外,根据相关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制造和组装工艺有些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其使得基座部分、端子和定子部分容易组装。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牢固地耦联基座部分和定子部分以防止端子变形。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使用机械结构耦联基座部分和定子部分,因此端子和电路板能可靠地连接以传导电力。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基座部分的支撑结构用来防止端子弹性部分的变形。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提供了一种可使基座部分和端子易于组装,同时保持该端子和外部端子之间接触点的结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用于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容纳所述转子部分并与所述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所述转子部分旋转,所述定子部分用于传输电力;固定支架,从所述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用于支撑其上的一部分电路板;一对端子,每个端子包括与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分、用于为所述接触部分提供弹性的弹性部分、和形成为比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弹性部分宽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接合部分;和基座部分,其包括多个支撑孔,所述端子的各个接触部分和弹性部分分别穿过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基座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定子部分耦联,其中当所述基座部分和所述固定支架被耦联时,所述端子的接合部分通过所述支撑孔周围的外围下表面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用于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容纳所述转子部分并与所述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所述转子部分旋转,所述定子部分用于传输电力;固定支架,从所述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用来支撑其上的一部分电路板;一对端子,每个端子包括电连接到一部分电路板的接合部分、与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分、和形成在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接合部分之间用来提供弹性的弹性部分;和基座部分,其耦联到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定子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包括多个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在端子插入到其中时用于引导相应的端子的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用于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与所述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所述转子部分旋转;固定支架,从所述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用于支撑其上的一部分电路板;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耦联到电路板的接合部分、与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分、和形成在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接合部分之间用于提供弹性的弹性部分;和基座部分,其与所述固定支架和定子部分耦联,并且支撑所述端子,其中所述基座部分包括用于将至少一部分接合部分插入到其中的台阶状空间,所述接合部分在其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台阶状空间之后焊接到所述电路板。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的优点是,其采用了机械接合结构可靠地电连接端子和电路板,防止基座部分变形、接触故障、环境污染和其他不利影响。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利用支撑孔的内壁支撑其端子并且仅沿竖直方向(端子具有弹性的方向)引导端子以允许压缩和解压缩,从而可靠地保持端子的接触位置,因此在端子承受横向压力、冲击或过度压缩时,可防止端子的摇摆或变形。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也在端子之间和在马达中心和端子之间保持一致的距离。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在端子到达其弹性变化点之前支撑端子,防止了端子在与外部端子接触时由于其过度压缩而导致的变形,因此可靠地保持了接触点。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扁平振动马达使得基座部分、端子和定子容易组装从而简化了组装过程、减小了成本和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其用于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其容纳所述转子部分并与所述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所述转子部分旋转,其中所述定子部分将电力传输到所述转子部分;固定支架,其从所述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用于支撑一部分其上的电路板;一对端子,每个端子包括与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分、用于为所述接触部分提供弹性的弹性部分、和形成为比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弹性部分宽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接合部分;和基座部分,其包括支撑孔,所述端子的各个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弹性部分分别穿过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基座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定子部分耦联,其中当所述基座部分和所述固定支架被耦联时,所述端子的接合部分通过所述支撑孔周围的外围下表面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5-2-7 10-2005-0011234;KR 2005-2-7 10-2005-001.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其用于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其容纳所述转子部分并与所述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所述转子部分旋转,其中所述定子部分将电力传输到所述转子部分;固定支架,其从所述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用于支撑一部分其上的电路板;一对端子,每个端子包括与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分、用于为所述接触部分提供弹性的弹性部分、和形成为比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弹性部分宽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接合部分;和基座部分,其包括支撑孔,所述端子的各个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弹性部分分别穿过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基座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定子部分耦联,其中当所述基座部分和所述固定支架被耦联时,所述端子的接合部分通过所述支撑孔周围的外围下表面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进一步包括用于机械耦联所述基座部分和所述固定支架的耦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其中所述耦联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任一侧上的至少一个固定臂和位于所述基座部分任一侧上用于与所述固定臂耦联的具有固定凸台的至少一个固定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进一步包括穿过所述端子的所述接合部分、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基座部分形成的孔,其中所述耦联结构穿过所述孔并且被铆钉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其中所述耦联结构包括穿过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基座部分从其顶面到底面单列形成的孔和用来与所述孔耦联的铆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位于其底面上的凸凹结构,并且在所述电路板上形成用于压抵所述接合部分的带有所述凸凹结构的匹配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其中粘结剂施加到所述基座部分粘合到所述定子部分的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支撑孔的一个内壁具有与其别的内壁不同的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支撑孔通过用于支撑所述端子的内壁分隔。10.一种扁平振动马达,包括转子部分,其用于在旋转时产生振动力;定子部分,其容纳所述转子部分并与所述转子部分耦联以允许所述转子部分旋转,其中所述定子部分将电力传输到所述转子部分;固定支架,其从所述定子部分的下壳体的侧面伸出用于支撑一部分其上的电路板;一对端子,每个端子包括电连接到一部分所述电路板的接合部分、与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炳熙严在晙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