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93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至少两个电芯、保护板、屏蔽罩组件和安装架,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下壳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上盖封闭所述下壳的开口,以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腔体;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保护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屏蔽罩组件安装于所述保护板上,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器件外周,所述屏蔽罩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腔体内,且设置在所述电芯上;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电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组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组在超声时,保护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易损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组的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市场对锂电池组高容量、紧凑性和信号屏蔽效果的要求增高,为满足市场产品需求,产品电池仓的结构布局愈发紧凑,超声结构设计逐渐成为锂电池组的需求主流。
[0003]现有的锂电池组超声结构,将保护板外部焊接一个屏蔽罩,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池组上壳,最后将上壳与下壳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其屏蔽罩直接焊接在保护板上,且保护板电子元器件与上壳接触,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差,屏蔽效果差,不便于拆装。同时,与上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屏蔽罩,在超声时会产生高频振动,使得固定于上壳保护板上的电子元件易因超声高频振动而损坏元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电池组的保护板的电子元器件在超声时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至少两个电芯、保护板、屏蔽罩组件和安装架,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下壳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上盖封闭所述下壳的开口,以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腔体;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保护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屏蔽罩组件安装于所述保护板上,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器件外周,所述屏蔽罩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腔体内,且设置在所述电芯上;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电导通。
[0006]可选地,所述屏蔽罩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盖、第二屏蔽盖和导热件,所述第一屏蔽盖上设置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包括多个散热孔;所述第二屏蔽盖与所述第一屏蔽盖卡接,所述第二屏蔽盖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在所述第一屏蔽盖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散热区;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保护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贴合设置,所述导热件容置于所述开孔中。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盖的侧壁设置有凸包结构,所述凸包结构为向所述第二屏蔽盖方向凹陷的凸点;所述第二屏蔽盖的侧壁设置有卡孔,所述凸点嵌入所述卡孔内。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屏蔽盖下端设置有定位引脚,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焊锡区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引脚穿过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一屏蔽盖外缘位于所述焊锡区。
[0009]可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泥和导热硅胶,所述导热泥容置于所述开孔中;所述导热硅胶设置在所述导热泥与电子元器件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电芯上设置有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所述第一镍片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镍片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镍片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引脚,所述第二镍片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引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分别与所述
保护板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电芯上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垫片和第二绝缘垫片,所述第一绝缘垫片贴附于所述第一镍片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一镍片与所述安装架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片贴附于所述第二镍片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镍片与所述下壳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保护板远离所述屏蔽罩组件的一面设置有多个镍砖,所述第一连接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引脚一一对应地与所述镍砖焊接。
[0013]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外周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中。
[0014]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保护板的一端通过设置螺钉与所述下壳底部连接;所述下壳底部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螺钉的遮挡垫片。
[0015]在本技术中,通过将屏蔽罩组件安装于保护板上,实现保护板上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提高屏蔽罩组件的屏蔽效果。保护板安装在安装架上,安装架安装于下壳的腔体内,使得上盖和下壳在通过超声波焊接时,有效避免保护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因高频振动产生的故障。屏蔽罩组件位于安装架和保护板之间,安装架设置在电芯上,使得电池组的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爆炸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屏蔽罩组件的爆炸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保护板与屏蔽罩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3]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10、至少两个电芯2、保护板30、屏蔽罩组件40和安装架50,所述壳体10包括上盖11和下壳12,所述下壳12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上盖11封闭所述下壳12的开口,以在所述上盖11和所述下壳1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芯2的腔体。所述保护板30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保护板3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50上,具体地,保护板30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架50上。所述屏蔽罩组件40安装于所述保护板30上,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器件外周,所述屏蔽罩组件40位于所述安装架50与所述保护板30之间。所述安装架50安装于所述腔体内,且设置在所述电芯2上。所述电芯2与所述保护板30电导通。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屏蔽罩组件40安装于保护板30上,实现保护板30上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提高屏蔽罩组件40的屏蔽效果。保护板30安装在安装架50上,安装架50安装于
下壳12的腔体内,使得上盖11和下壳12在通过超声波焊接时,有效避免保护板30上的电子元器件因高频振动产生的故障。屏蔽罩组件40位于安装架50和保护板30之间,安装架50设置在电芯2上,使得电池组的结构紧凑。
[0025]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组件40包括第一屏蔽盖41、第二屏蔽盖42和导热件,所述第一屏蔽盖41上设置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包括多个散热孔411。所述第二屏蔽盖42与所述第一屏蔽盖41卡接,便于拆装和维修。所述第二屏蔽盖42上设置有开孔421,所述开孔421在所述第一屏蔽盖41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散热区。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保护板30上的电子元器件贴合设置,所述导热件容置于所述开孔421中。通过设置导热件和散热孔411,便于电子元器件的散热。
[0026]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盖41的侧壁设置有凸包结构,所述凸包结构为向所述第二屏蔽盖42方向凹陷的凸点412。所述第二屏蔽盖42的侧壁设置有卡孔422,所述凸点412嵌入所述卡孔422内。通过凸点412和开孔421的配合,实现第一屏蔽盖41和第二屏蔽盖42的卡接,便于屏蔽罩组件40的拆装和维修。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至少两个电芯、保护板、屏蔽罩组件和安装架,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下壳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上盖封闭所述下壳的开口,以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芯的腔体;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保护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屏蔽罩组件安装于所述保护板上,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器件外周,所述屏蔽罩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腔体内,且设置在所述电芯上;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电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盖、第二屏蔽盖和导热件,所述第一屏蔽盖上设置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包括多个散热孔;所述第二屏蔽盖与所述第一屏蔽盖卡接,所述第二屏蔽盖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在所述第一屏蔽盖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散热区;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保护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贴合设置,所述导热件容置于所述开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盖的侧壁设置有凸包结构,所述凸包结构为向所述第二屏蔽盖方向凹陷的凸点;所述第二屏蔽盖的侧壁设置有卡孔,所述凸点嵌入所述卡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盖下端设置有定位引脚,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焊锡区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引脚穿过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一屏蔽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民潘群林江宜建
申请(专利权)人:博科能源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