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90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包括吸液头、高度调节档和可旋转组件,所述吸液头用于吸取试管中的废液,所述高度调节档安装在吸液头的外侧,高度调节档用于夹持吸液头,所述吸液头的顶部安装有可旋转组件,可旋转组件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将刻度、深度调节档位结合,解决了留样量可控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实验操作的连贯性;增加可更换的滤膜,解决了大分子物质附着于吸头和连接管内壁的问题;更换吸管材质增加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耗材成本。又节约了耗材成本。又节约了耗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染色体分析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

技术介绍

[0002]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用于化学分析的原核细胞的染色质含裸露的DNA,也就是不与其他类分子相连。
[0003]现有技术中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实验步骤需要低渗、预固定以及两次固定,这几个步骤都需要弃上清液,直接倒掉很容易把有用的细胞倒出,而且不利于标准化操作,因此,我们采用负压吸引器连接一根玻璃吸管吸引废液,但由于深度无法控制,也经常吸到细胞层,不能控制吸取样本时的伸入深度,很容易导致吸样过多或者多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0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包括吸液头、高度调节档和可旋转组件,所述吸液头用于吸取试管中的废液,所述高度调节档安装在吸液头的外侧,高度调节档用于夹持吸液头,所述吸液头的顶部安装有可旋转组件,可旋转组件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吸液头包括吸管,吸管的底部为尖端,所述吸管上设置有刻度线。
[0008]优选的,所述吸管上滑动配合有高度调节档,高度调节档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小于吸管的外径。
[0009]优选的,所述吸管顶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可旋转组件螺纹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可旋转组件包括套管,套管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管与吸管螺纹转动配合,套管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套管内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径与吸管内径大小相等,所述套管内滑动配合有滤膜,滤膜用于滤除固态以及大分子物质。
[0012]优选的,所述吸管采用耐磨塑料材质,外壁采用磨砂处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刻度、深度调节档位结合,解决了留样量可控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实验操作的连贯性;增加可更换的滤膜,解决了大分子物质附着于吸头和连接管内壁的问题;更换吸管材质增加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耗材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中可旋转组件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
吸液头,11

吸管,12

刻度线,13

外螺纹,2

高度调节档,3

可旋转组件,31

套管,32

内螺纹,33

限位环,4

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包括吸液头1、高度调节档2和可旋转组件3,所述吸液头1用于吸取试管中的废液,所述高度调节档2安装在吸液头1的外侧,高度调节档2用于夹持吸液头1,在吸液头1伸入试管时由于高度调节档2的作用,可在高度调节档2与试管接触时,阻止吸液头1继续向下移动,通过调节高度调节档2在吸液头1上的位置,可调整高度调节档2的底面与吸液头1底部的距离,实现调整吸液头1伸入试管内的长度,能够实现试管内留样量可控的技术效果,所述吸液头1的顶部安装有可旋转组件3,可旋转组件3用于对固态以及大分子物质进行滤除,可旋转组件3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可旋转组件3可防止杂质进入连接管内,增加连接管的使用寿命。
[0020]所述吸液头1包括吸管11,吸管11的底部为尖端,可快速伸入试管内的液面下方,大口径端部伸入试管页面内会使吸管11与试管内废液接触面积过大,会造成液面大幅度增大,会影响吸管11拔出后试管内的液面高度,导致液面高度影响过大,可能会导致液面低于预期高度,通过吸管11的尖端可在伸入液面内高效取液的同时快速抽离,所述吸管11上设置有刻度线12,通过刻度线12可直接观察吸管11内抽取的上清液,通过读取刻度线12可直观得知取出的上清液的量,方便实验操作时进行判断是否拔出吸管11。
[0021]所述吸管11上滑动配合有高度调节档2,高度调节档2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小于吸管11的外径,高度调节档2为弹性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在贯穿孔收缩的作用下使高度调节档2卡在吸管11上,在弹性力的支撑下高度调节档2与吸管11保持稳定,日常操作的外力不会使高度调节档2的位置发生移动,通过调节高度调节档2在吸管11上的上下移动,通过读取刻度线12可知道吸管11将要伸入试管的深度,可大大降低由于人工经验吸取所产生的误差,可大大提升上清液的去除率,可减少细胞被吸出的量。
[0022]所述吸管11顶部设置有外螺纹13,外螺纹13用于与可旋转组件3螺纹转动连接,可将吸液头1和可旋转组件3紧密连接。
[0023]如图2所示,所述可旋转组件3包括套管31,套管31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32,所述套管31与吸管11螺纹转动配合,通过内螺纹32与外螺纹13相互转动配合限制吸管11与套管31的轴向自由度,可实现吸管11与套管31紧密连接,套管31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通过套管31与吸管11连通可使吸管11内产生负压,为了保证吸管11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吸管11会将试管内的上清液吸入吸管11内,通过负压吸引器调整吸管11内与大气压压强的差值,可定量吸取上清液,大大减少了由于人工操作误差产生的实验误差。
[0024]所述套管31内安装有限位环33,限位环33的内径与吸管11内径大小相等,所述套管31内滑动配合有滤膜4,通过吸管11与套管31螺纹转动配合,吸管11的顶部与滤膜4接触,在吸管11旋转进入套管31后将滤膜4推至限位环33底部,在限位环33与吸管11的限位作用下,滤膜4可在套管31内保证位置稳定,滤膜4用于固态以及大分子物质进行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可调节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液头、高度调节档和可旋转组件,所述吸液头用于吸取试管中的废液,所述高度调节档安装在吸液头的外侧,高度调节档用于夹持吸液头,所述吸液头的顶部安装有可旋转组件,可旋转组件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引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可调节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头包括吸管,吸管的底部为尖端,所述吸管上设置有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可调节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上滑动配合有高度调节档,高度调节档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小于吸管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度可调节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顶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可旋转组件螺纹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度可调节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组件包括套管,套管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旷怡张丽敏任伟丹张美玲司马小可李利娟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