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27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胶层、中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所述增强层和中胶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环形金属网和第二环形金属网,第一环形金属网贴合中胶层的外侧面布置,第二环形金属网贴合增强层的内侧面布置;在第一环形金属网和第二环形金属网之间充填有缓冲颗粒,所述缓冲颗粒包括有橡胶颗粒和PET塑料颗粒,在橡胶颗粒和PET塑料颗粒之间还掺杂有块状或颗粒状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又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到尖锐物等冲击或撞击时,具有较好的抗刺防护效果,防止胶管破碎爆裂,从而延长胶管的使用寿命,提升胶管的使用安全性。提升胶管的使用安全性。提升胶管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


[0001]本技术涉及胶管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重工配套企业对胶管需求量很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胶管基本是由内胶层、中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组成,增强层也基本是采用简单的钢丝缠绕,没有相应的支撑骨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整体强度差,防撞性能低,易磨损爆裂,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在工业化推广应用中受到限制。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552643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冲击高压胶管,其通过在外胶层和增强层之间增设填充层,以起到缓冲高压胶管的作用,在高压胶管受到撞击时,可以缓冲撞击力,避免外界撞击力直接致使高压胶管爆裂或者胶裂,增强了高压胶管的防撞击性能。但该高压胶管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胶管的增强层仅采用多层钢丝编织或者缠绕,在受到尖锐物冲击或撞击时,韧性较差,易破损爆裂;二是填充层仅是简单采用黄砂或黄砂与碳酸钙的混合物或者海绵等物,存在填充不满或缓冲性差的问题,进而导致胶管的整体性差,其脉冲寿命及爆破压力也随之下降。而且,上述胶管将填充层设置在外胶层和增强层之间,在加工时还需要多次调整内管中气压,加工工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胶层、中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所述增强层和中胶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环形金属网和第二环形金属网,第一环形金属网贴合中胶层的外侧面布置,第二环形金属网贴合增强层的内侧面布置;在第一环形金属网和第二环形金属网之间充填有缓冲颗粒,所述缓冲颗粒包括有橡胶颗粒和PET塑料颗粒,在橡胶颗粒和PET塑料颗粒之间还掺杂有块状或颗粒状海绵。
[0007]优选的,所述橡胶颗粒的直径为PET塑料颗粒直径的2

3倍;所述块状或颗粒状海绵的体积大于橡胶颗粒的体积。
[0008]优选的,所述增强层是采用一层或多层纤维网,并配合缠绕钢丝加工制成的。
[0009]优选的,所述增强层包括两层芳纶纤维网,钢丝在两层芳纶纤维网之间缠绕。
[0010]优选的,所述钢丝为不锈钢钢丝或碳钢钢丝。
[0011]优选的,所述外胶层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是由碳纤维材料加工制成的,防护层呈网格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3]本技术增设有填充层,且填充层是采用内外层金属网与填充物复合而成,即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又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到尖锐物等冲击或撞击时,具有较好的
抗刺防护效果,防止胶管破碎爆裂,从而延长胶管的使用寿命,提升胶管的使用安全性。
[0014]本技术中填充物是由橡胶颗粒、PET塑料颗粒和块状或颗粒状海绵组成,并对各颗粒的直径比例等进行优选,从而使得填充物即具有层级缓冲作用,又具有刚性支撑效果,更为具体地说海绵和橡胶颗粒可起到梯级缓冲效果,PET塑料颗粒可起到刚性骨架支撑作用。
[0015]本技术增强层是采用纤维网与缠绕钢丝复合,在确保胶管性能增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升胶管整体的韧性,或者说抗尖锐物冲击、撞击性能,进而提升胶管的脉冲寿命及爆破压力。进一步的,纤维网采用两层芳纶纤维网,具有超高强度,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0016]本技术将填充层设置在增强层和中胶层之间,相比于将其设置在增强层和外胶层之间虽对胶管性能影响不大,但在具体加工过程中,仅需要对内管一次充气,可省去部分工艺步骤,进而相应降低加工成本。
[0017]本技术还在外胶层的外侧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是由碳纤维材料加工制成的,防护层呈网格状,通过防护层的设置,可对胶管主体起到外层初级防护作用,进而提升胶管整体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侧向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填充层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增强层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增强层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结合附图,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胶层1、中胶层2、增强层3和外胶层4,所述增强层3和中胶层2之间设置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环形金属网501和第二环形金属网502,第一环形金属网501贴合中胶层2的外侧面布置,第二环形金属网502贴合增强层3的内侧面布置。在第一环形金属网501和第二环形金属网502之间充填有缓冲颗粒,所述缓冲颗粒包括有橡胶颗粒503和PET塑料颗粒504,在橡胶颗粒503和PET塑料颗粒504之间还掺杂有块状海绵505。所述橡胶颗粒503的直径为PET塑料颗粒504直径的2

3倍;所述块状海绵505的体积大于橡胶颗粒503的体积。
[0027]本技术增设有填充层5,且填充层5是采用内外层金属网与填充物复合而成,即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又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到尖锐物等冲击或撞击时,具有较好的抗刺防护效果,防止胶管破碎爆裂,从而延长胶管的使用寿命,提升胶管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中填充物是由橡胶颗粒503、PET塑料颗粒504和块状海绵505组成,并对各颗粒的直径比例等进行优选,从而使得填充物即具有层级缓冲作用,又具有刚性支撑效果,更为
具体地说海绵和橡胶颗粒可起到梯级缓冲效果,PET塑料颗粒可起到刚性骨架支撑作用。
[0028]另外,本技术将填充层5设置在增强层3和中胶层2之间,相比于将其设置在增强层和外胶层之间虽对胶管性能影响不大,但在具体加工过程中,仅需要对内管一次充气,可省去部分工艺步骤,进而相应降低加工成本。
[002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所述增强层3是采用一层或多层纤维网,并配合缠绕钢丝加工制成的。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增强层包括两层芳纶纤维网301,钢丝302在两层芳纶纤维网301之间缠绕。当然,也可设置更多层芳纶纤维网,如图5所示,共设置3层芳纶纤维网,在相邻两层芳纶纤维网之间均缠绕有钢丝。上述钢丝可为不锈钢钢丝或碳钢钢丝。本技术增强层3是采用纤维网与缠绕钢丝复合,在确保胶管性能增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升胶管整体的韧性,或者说抗尖锐物冲击、撞击性能,进而提升胶管的脉冲寿命及爆破压力。进一步的,纤维网采用两层芳纶纤维网,具有超高强度,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0030]更进一步的,所述外胶层4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6,所述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胶层、中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和中胶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环形金属网和第二环形金属网,第一环形金属网贴合中胶层的外侧面布置,第二环形金属网贴合增强层的内侧面布置;在第一环形金属网和第二环形金属网之间充填有缓冲颗粒,所述缓冲颗粒包括有橡胶颗粒和PET塑料颗粒,在橡胶颗粒和PET塑料颗粒之间还掺杂有块状或颗粒状海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的直径为PET塑料颗粒直径的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雁秋周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威尔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